来到双坪村,一幅秀美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农家宅院错落有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沟渠水流畅通无阻……双坪之“美”,归功于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 自大龙乡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以来,按照“扫干净、码整齐、收通豁、搞亮稍”的目标,探索出一条政府主导、站所参与、群众主动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之路,全乡农村环境全面提升。
“一把手”工程全面落实责任 大龙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第一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下好全乡一盘棋,全面负责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方案及运行、资金调度及保障、工作督办及检查工作。16个村委会、21个站所、乡内各石板材企业、个体工商户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职责和范围,负责日常清运与保洁工作。
健全两个机制,打好“持久战” 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三分建,七分管”。大龙乡出台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方案》,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被列为年度实绩考核重点内容,确保治理工作有力推进。 健全保洁长效机制。以“分、收、运、治”为主要内容,形成了户集、村收、乡处理链条,建立了“乡、村、组、户”四位一体农村垃圾治理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农村垃圾治理达到“五有”标准。 健全资金保障监管机制。强化投入支撑,将农村垃圾治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有钱办事。实行“一月一检查、一季一暗访、半年一小结、年终一考核”制度,治理经费保障与考核挂钩,对排名后三名的村书记进行约谈,推动工作的长效性。 如今,乡、村两级同步实行“一月一考评”、16个村每月开展“最清洁”、“清洁”、“不清洁”评比,全乡村建站已下发通报5期,开展各类检查30余次,有力地调动了全民参与的自觉性。
建好三支队伍,做细“天大的小事” 目前,大龙乡配齐了乡村两级共30余人的保洁员队伍,定人、定事、定工作区域,全力清理存量垃圾,确保不留盲区和死角。 由公路养护和山林护林员组成的环保志愿队伍,对公路沿线、山林田园予以日常保洁。同时,建立“巾帼服务队伍”,针对生产生活用具、乱搭乱建现象进行整治,对垃圾简单分类,确保了整治效果。
实行“四个覆盖”,提升保洁效率 教育宣传全覆盖。进村入户发放“清洁大龙”倡议书和致群众的一封信宣传引导,在各村主要路口、醒目墙体制作垃圾治理公益广告、标语,通过会议、广播、微信等方式,大力倡导文明新风,使村民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 设施设备全覆盖。在各行政村设置简易垃圾桶300余个,按规划建设村庄垃圾收集点16个,建设乡转运站1个,购置垃圾清扫运输车辆2台,为建立农村清洁工程长效机制打下基础。 垃圾清运全覆盖。保洁范围涵盖场面、路面、屋面,沟边、塘边、河边,村角、墙角、屋角“三面三边三角”,并向公路、河库渠延伸,确保全覆盖。截至目前,全乡用各类机械清运垃圾200余吨。 垃圾分类全覆盖。用群众的土方法进行垃圾分类是大龙乡在垃圾分类探索出的经验。以双坪村为例,将废弃的瓜果皮、菜叶作为作为沤肥原料,引导农户将塑料瓶、啤酒瓶、易拉罐积攒到一定量后由村统一收购,部分建筑垃圾填坑修路等集中处理方式,极大地减少了垃圾总量。
五层网格治理,打造美丽村庄 “现在,村里垃圾没了,蚊子少了,河水清了,环境清爽多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得到了村民们普遍的认同感。大龙乡划分五层网格图,挂图作战,点线面层层推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各村照村民小组为单元,明确责任区、责任人,实行驻村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组,党员包片,组长包户,村民包自家环境。对集镇、以及公路沿线由专人清扫保洁;企业、站所、个体工商户,落实门前 “三包”责任制。 以显口村为例,全村四个小组,老弱病残居多。显口村与党员、小组长、农户签订承诺书,实行陈年垃圾由村委会负责、农户可视范围自行负责、举家外出党员干部示范、老弱病残保洁员和邻居帮助清理、客运司机管理乘客等“区域包干制”,号召农民共建洁净家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未来大龙乡将进一步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完善长效机制,提升农村整体环境“颜值”,让更多农民享受到环境整治带来的红利。 (大龙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