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邻右舍忙完活儿,都喜欢到我们家来玩玩,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交流致富经验、跳跳舞,有时唱上两嗓子......这里天天热闹得像过年一样。”这是近日笔者在开善乡儒坊村枫林自然村宣传文化中心户邓玉兰家看到的和谐景象。 枫林自然村常住人口100余人,由于没有活动场所,大家基本都是打打牌、看看电视来打发自己的业余生活。自2016年开始,村民邓玉兰有了一个新的头衔“宣传文化中心户”,她的小家开始有了变化:门前的院子总是干净整洁、门外的路灯到晚上6点钟准时亮起、欢快动人的音乐也随之响起来。就这样,小村庄寂静的夜晚开始有了广场舞的相伴,条件虽然简陋,但群众的文化生活渐渐开始有了的改变。 为了更好地起到宣传文化中心户的引领作用,50岁的邓玉兰迈出了“与时俱进”的脚步。原本不懂电脑的她在儿子的帮助下学会了上网,常常在网上搜一些广场舞的视频来学,学会了再教给一起跳舞的其他人。现在,她每天晚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音箱设备调试好,等待村里的伙伴前来。 在开善乡,像邓玉兰这样的宣传文化中心户共有17人。近年来,为了确保村村有文化活动,开善乡积极发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引导服务作用,在各村及较大的村组选择家庭条件较好、居住在人口集中区、有一定文体特长且热衷于群众文化服务的农户,在其自愿的基础上,建设文化中心户, 2017年初,开善乡为17名文化宣传中心户颁发了门牌,在文化中心户家上墙公示了工作职责及活动开展情况一览表,不仅增强了他(她)们的自豪感,也增强了工作责任感。通过宣传文化中心户的引领作用,现在开善乡各行政村和较大的村组里都组建了广场舞队,有的还建立起了乡村乐队。文化中心户集学习、教育、宣传、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正逐步成为基层宣传党的政策、传播先进理念、普及科学知识、交流致富信息、开展文体活动、弘扬新风正气的重要阵地。 (开善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