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泰宁在线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泰宁新闻网> 文明创建 > 正文
文明齐努力 创建结硕果
2017-07-05 08:57:36 杨远英 来源:  责任编辑:  

泰宁县始终以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为目标,将创建工作全面融入到建设“旅游旺、城市美、文化兴、生态优、百姓富”的海西旅游强县的各个领域,居民环境得以改善,市民文明素质得以提升,文化生活更加丰富。2009年,泰宁荣获省级文明县城称号,2011年,泰宁县县城荣膺“全国文明县城”,2016年蝉联“全国文明县城”称号,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县级)”。

城镇建设精细化    农村面貌焕新颜

泰宁动车站新能源电动公交车充电站点,一排绿色外壳的公交车正在充电。管理员许升介绍,新能源公交车充电1小时,可以行驶一百公里,大大节约行驶成本。去年来,泰宁县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全县已有40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投入使用,其中30辆用于替换城区部分公交,10辆新能源纯电动巴士作为景区旅游直通车,用于接送大金湖、上清溪、寨下大峡谷三大主景区游客,为群众和游客提供绿色、便捷的出行方式。

在全省率先实现新能源公交车全域化投放运行,正是泰宁县建设文明城市,从环境保护和生态节能入手,实行公共交通优先,扎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缩影。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泰宁县将70%以上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使创建过程成为改善民生、惠民利民的过程。把社区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健全城区物业管理机制,推行政府监督、业主自治、物业服务的管理模式,不断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建设水西、北洲社区医养结合卫生服务站、和平社区“健康小屋”,实行“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将服务延伸到社区;完成1万余平方米城区道路改造及扩建,南禅公共停车场开工建设,实现城区路灯LED节能改造,下渠至大龙公路建成通车,群众生活更加方便。稳步推进生态建设,抓好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创建全国首批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总投资14.6亿元的金湖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总体实施方案获省政府批复。

在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以宜居环境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垃圾不落地、不下河活动,顺利完成环保违规建设项目清理、生猪面源污染防治和年度黄标车淘汰任务。

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紧抓旅游生命线,立足全域景区化,以“文明新风六进农家”为载体,推出“鱼悦水际、鹭嬉南会、花样音山、闲趣崇际、耕读李家” 五朵金花,打造旅游新着力点。全力推动全域化写生基地建设,对接全国多所高校,在新桥、梅口、大田等各乡镇设置写生点,提供美丽乡村对外展示的平台,推动农村面貌不断改善、文明乡风进一步形成。经过不懈创建,梅口乡水际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大源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音山村、水际村分别荣获全国环境优美乡村和全国生态村称号。

培育典型求突破    志愿服务育新风

“同志,过马路请走斑马线,”“请把您的车停进规划车道。”今年2月份以来,由各部门、单位志愿者组成的“泰美”志工服务队每日在城区的主要交通路口开展交通劝导服务,为劝导文明之风坚守街头。

“创建文明县城,着重在提升市民文明素质,泰宁通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育道德典型引领文明风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县文明办主任邹宁生说。

“泰美志工服务队”的成立是泰宁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有力示范。2015年7月县总工会正式组建“泰美”劳模志工服务队,由47名各级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组成首批队员,定期“进景区、进社区、进小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到目前,结合“打造全国最干净旅游县城”主题活动,已经树立了包括百名老年志愿者在内的十五支“泰美志工服务队”典型,先后开展了 “志愿服务·快乐返乡”、“三关爱”、“文明旅游”、“爱国卫生月”等便民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数11000余人次,获得市民一致好评。

在2016年“5·8”特大泥石流灾害抗灾工作中,全县涌现了开善青年红马甲、泰宁县青年创业协会等一批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与个人,积极主动开展抢险救援、陪护伤员、安抚伤员与家属、灾后清理卫生等志愿服务,县文明办、团县委、县志愿者协会对“5·8”特大泥石流灾害中涌现出的优秀志愿服务组织、优秀志愿者进行了表彰,并对志愿者们进行了志愿知识培训。

拨亮一盏灯,照亮一片天。泰宁县积极推进“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举办了“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等道德讲坛活动,倡导广大市民崇德尚善。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最美市民”“最美义工”“最美环卫工”等主题评选活动,2016年6月卢春兰同志入选“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候选人名单,县里也涌现出一批“最美市民”“身边党员”典型。在“5·8”特大泥石流灾害抗灾工作中,受灾地区群众自发参与抗灾救援工作,涌现了大批感人形象、事迹,体现了普遍的和谐互助精神。

作为旅游城市,人人都是旅游形象。该县以“讲文明、增素质、促规范、塑形象”为主题,组织开展旅游行业文明创建竞赛活动,加强教育培训,组织开展了“最美司机”“最美船工”等评选表彰活动,提升泰宁全域旅游管理和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积极开展文明旅游劝导进景区、进旅游企业、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单位“五进”活动,形成“人人都是窗口形象”的示范效应。立足全域景区化,编制旅游景区、旅游宾馆、旅行社、导游、购物商店、旅游车船、居民社区、车站、学校等创建全域文明旅游示范区标准体系,明确文明旅游工作规范标准,形成长效的标准化建设制度。

文化活动更多彩    文明创建添魅力

季夏炎炎,文化多彩。6月9日,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集中展示朱口梅林戏、山歌、花灯、闹灯锣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月17日,《状元文化—国学讲坛》第50期开讲,一众学子齐颂《弟子规》。7月4日,举办“问道太极,静心泰宁”文化活动,邀请太极大师崔仲三为县内太极爱好者传道授业。

随着物质水平提高、生活环境改善,群众对文化生活、精神文明的要求随之而来。该县通过营造文明新氛围,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保护民俗文化、挖掘文化特色,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倡导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

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宣传,在公共场所粘贴悬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和宣传画;常年在各大广场LED屏幕、县电视台滚动播出创城标语、倡议书、《市民公约》以及相关图片、视频,制作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等温馨宣传卡8500张,开展传唱主题歌曲、编排汇演广场健身舞、征集公益广告、书画摄影作品等文明创建系列活动,相关部门结合“三下乡”,深入持久开展主题文艺活动,营造文明新氛围,倡导文明新风尚。

注重挖掘自身内涵,培育特色亮点,打好人文牌。比如,在挖掘人文精神上,挖掘泰宁北宋状元叶祖洽、南宋状元邹应龙等“状元文化”资源,积极建设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状元文化”,结合县内中小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将状元文化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鼓励群众自发参与广场舞、民间乐队等喜闻乐见的文化文娱活动,通过定期组织相关赛事,提供场馆等方式助力其发展。

民俗是文化的个性和生命。为了保护民俗文化,挖掘文化特色,泰宁县结合“五朵金花”旅游专业村的建设,挖掘水际“鱼文化”、南会“鹭文化”、音山“田园文化”、崇际“道文化”、李家岩“耕读文化”特色;着力扩大公共文化服务,常态化举办梅林戏、新桥傩舞、上青古乐等具有泰宁传统文化特色的群众性民俗活动;民俗民化与旅游结合,加大特色品牌培育,在各大旅游推介会上推出傩舞、上青豆腐宴等民俗特色,形成泰宁名片,为民间艺术注入新的活力。(报道组)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主办单位:中共泰宁县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泰宁县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10-2016 zgtn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非转载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泰宁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投稿、​举报邮箱:tntv001@163.com | 举报电话0598—7832300 |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2023010551号
地址:福建省泰宁县杉城镇东洲路6号 | 邮编:354400 
| 您是第 1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