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泰宁在线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泰宁新闻网> 乡镇风采 > 正文
小聂的“摘帽”脱贫之路
2017-04-27 12:44:44 詹宗莹 来源:  责任编辑:  

 行走在朱口镇源色村的田地间,农户们三五成群点缀其中,村民小聂和他的合伙人正在田间劳作,忙碌的身影奏响着一曲脱贫致富的乐章。

近年来,该镇不断发展种养殖产业扶贫,小聂便是其中的受益者。

心理疏导,阳光照进心里

71年生的小聂常年在外务工,同妻子育有一女,孩子就读小学。一家三口原不算富裕,却也其乐融融。十几年前,妻子突然遭受刺激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疾病,小聂不得不返回家中,照顾一家老小。

家庭的重担一下子落到了他一个人的头上,要照顾家里人无法外出挣钱的小聂很是心急,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渐渐将这个七尺男儿压垮。小聂找不到活干,偶尔在镇里打些零工,回到家里中面对患病的妻子和幼小的女儿,小聂甚至有了破罐子破摔的念头。

“小聂,虽然眼下日子苦了点,总是会好起来的嘛,现在政府有许多针对贫困户的好政策,你有什么想法和需要的尽管向我们提。”镇里的挂钩帮扶领导一次一次来到计生困难户小聂家中为他做思想工作,疏导他的低落情绪。并推荐小聂到宝龙环球务工。小聂在宝龙环球公司务工了一个月,增收一千余元,但是由于不适应务工环境,镇干部又再次上门为小聂脱贫出谋划策。“那时候我觉得天都塌了下来,看不到希望,也不懂能做什么,是镇里的领导一直上门来鼓励我,帮我出了不少点子,心里很暖。”小聂对笔者说。

技术帮扶“门外汉”成“小行家”

小聂看到村里人靠产业种植大部分都挣上了钱,也想流转土地来进行种植,苦于没有技术,挂钩帮扶领导第一时间帮他报名参加了朱口镇三期的“雨露计划”。雨露计划主要是以创业培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政策业务培训为手段,来帮助贫困地区的青壮年农民解决在就业、创业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以达到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培训计划。在三期的培训中,有效帮助了贫困户烟农掌握基本的种植管理技术。

该镇按照“技术员+种植大户+贫困户”的模式,为全镇的贫困户都配备了种养殖技术员,在种植的全程技术员都可以上门参与指导,在“雨露计划”的培训中,采用“地上+地下”的模式,让培训不只局限于培训教室,该镇还将种植大户的农田作为培训线下课堂,农田旁授课,种植大户传授技术,让贫困户真真正正学到技术。

“多亏了镇里的技术员小肖手把手教,现在制种也算得心应手了。”小聂参加完“雨露计划”后深有收获,并在该镇的帮助下成功流转了26亩土地,制起了种。而技术员小肖全程跟踪指导小聂的种植,一年下来小有收成,5000余元的收入让小聂看到了希望,重新鼓起了信心。

多措并举“输血”加“造血”    同步打造脱贫路

今年,已经掌握制种技术的小聂,想继续扩大规模,在扶贫办的帮助下申请了小额贴息贷款,并与合作人老何共同承包了124亩土地。

“输血”只能解一时之困,“造血”才能让精准扶贫实现持续发展,该镇积极帮助贫困农户办理小额贴息贷款,推动“信用社+产业+贫困户+合作社”模式,以制种、锥栗、养殖等种养业为依托,通过与农村信用社等部门合作,对贫困户进行小额贴息贷款,帮助他们解决农业生产资料购置、创业启动资金困难等问题,并积极引导贫困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劳动力要素入股,参加合作社专业化服务队伍获取工资等方式,提高贫困户产业发展参与度与收益度。

现在的小聂自信满满,通过辛勤努力更是一手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通过制种,小聂目前一年收入可以达到1万多元,政府还帮助小聂的妻子申请了居家托养、免费帮小聂一家投保了意外伤害保险、计生家庭意外险,在多种举措的帮扶下,家庭步入了正轨。

小聂喜摘贫困帽的故事,正是朱口镇实施精准扶贫以来的民生缩影之一,近年来在朱口镇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已成功脱贫163户,495人。(朱口镇)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主办单位:中共泰宁县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泰宁县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10-2016 zgtn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非转载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泰宁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投稿、​举报邮箱:tntv001@163.com | 举报电话0598—7832300 |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2023010551号
地址:福建省泰宁县杉城镇东洲路6号 | 邮编:354400 
| 您是第 1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