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走进大田乡垒际村肉牛养殖场,看着垒际村的贫困户正在忙着给小肉牛喂食,将肉牛放出“散步”。 大田乡垒际村区域面积15平方公里,地处偏僻,村民普遍收入不高,所以很多有劳动力的村民都选择外出打工。垒际村支部书记江爱年从2016年开始充分利用垒际村的荒废农田,带头开始养殖肉牛,带领村里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一起发展“牛背上的扶贫金”。 “虽然我们村以山为主,但是还是可以很好利用这些资源,而且现在的肉牛市场前景也比较好。我想摸索‘产业+扶贫’的帮扶模式,直接把扶贫建在产业上,这样就可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增收。目前我已经养殖19头肉牛了,相信将肉牛产业发展起来的同时,带动村里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垒际村书记江爱年充满信心地对笔者说。 据悉,大田乡充分利用荒芜土地资源,鼓励垒际村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形成垒际村的特色产业,同时在养殖过程中会雇佣劳动力的贫困户看护肉牛,每人每天可获得100元的看护费,实现贫困户家门口就业,有一定的家庭收入,加快贫困户脱贫步伐。(大田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