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建光伏电池板,下面生产食用菌,既能发电,又能增加农民收入,这下村里的脱贫算是有出路、有希望啦!”2月27日,大龙乡大布村党支部书记杨步祥指着食用菌厂房屋顶的一大片蓝色太阳能光伏板赞叹不已。 项目现场,工作人员正在热火朝天的赶工安装光伏板,已经铺设好的一排排整齐的光伏电池板在当地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个总装机容量为80千瓦的光伏电站,总投资60万元,总装机容量80千瓦,日发电量280千瓦时左右,年发电量在9万千瓦时左右,使用寿命为30年,是我县目前首个农光互补电站项目。 所谓“农光互补”就是在棚顶进行太阳能发电,棚内发展农业生产的新型模式。该项目通过建设棚顶80千瓦光伏工程实现清洁能源发电,最终并入国家电网,同时在棚内订单生产食用菌种香菇木耳,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这种模式既具有无污染零排放的发电能力,又不额外占用土地,可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实现光伏发电和农业生产双赢。 大龙乡地处泰宁县西南部,2017年共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206户,714人。去年以来,大龙乡将光伏扶贫工程作为造福贫困群众和发展乡域经济的一项民生事业,积极向上争取到中央财政扶贫资金30万元,大布村配套筹资30万元,争取到全县首个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站项目,该项目作为大布村集体固定资产,可为村里提供30年连续稳定的经济收入。 虽然项目还在建设中,但不少农民已经找到了新的商机。大龙乡晟境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德文,四处考察“光伏+农业”的发展情况,正琢磨利用建在家门口的光伏电站开展“观光农业”。还有不少农民正准备参加电站运维管理培训,待独立掌握相关技术后,实现家门口就业。(大龙乡李贵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