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逢盛世好春光,华夏炎黄意气扬。反腐肃贪惩硕鼠,兴科免税振农桑……”诗的作者,是一名九旬老人——黎盛理。他一生热爱文学创作,不仅写作出诗,还创作书法、笔墨画等作品,是当地家喻户晓的名人。 坚持民间文学创作,数十年如一日 来到黎老先生住所,映入眼帘的便是墙壁上挂着的一幅幅书法作品,这些都是黎老亲笔所作。“二楼也还挂着我自己写的一些东西,我带你们去看看。”黎老介绍道,自己身体还算硬朗,还会经常提笔写一些东西。 “小时候,我的父亲是我的启蒙老师,教导我文学和书法,让我对文学创作充满兴趣。我曾是一名老师,退休前是一名法院干部,都是跟文字打交道的工作,这也使我能够坚持进行文学创作。”黎老说道。 坚持日积月累的阅读,养成终生习惯 黎老先生的卧室同时也是他的书房,走进房间右边的柜台上,摆放着一块块大大小小的奖牌和荣誉证书,而房间的另一面,一本本厚重的图书塞满了书柜,在黎老写作案台的两角也垒放着本本书籍,在书柜下和床头边,摆放着许多纸箱子,里面装的也全是书籍。 据黎老自己说,哪怕在知青上山下乡时期,自己创作得少了,但阅读和学习的习惯始终保持着,如今每天的阅读依然如同一日三餐一般。 “书太多了显得家里很杂乱,还有许多书摆不下就都储藏起来了。等家里三楼加盖好我准备把所有的图书都放到三楼去。”黎老笑着说道。 持之以恒的文学创作吸引民间文学爱好者 黎老先生至今共出过6本诗集,很多作品都源于他的学习和对生活的体验,这其中不乏以泰宁,乃至国家大事为主题的诗作。喜迎十七大召开、庆祝泰宁“申遗”成功等等都可以在从中寻觅到。 诗作得以出版后,陆续有民间文学爱好者前来拜访向他学习。黎老表示,文化创作不是闭门造车,能够有机会跟文学爱好者相互交流学习是好事。现在国家在大力扶持文化发展,希望民间文学能有更好的发展。(上青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