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
50岁,个子不高,皮肤黝黑,质朴的面容总是带着随和的笑容,毫不起眼的瘦小身躯却有着一颗热爱公益的心。他就是家住梅口乡拥坑村新坑组的李生辉,十五年前只是一位普通的泥水工,为了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他成为了看似不起眼的包工头。如今,辛苦十五载,终于盼到大女儿于西安民族大学毕业,小儿子于湖南科技大学毕业。生活日渐舒适,但他仍旧有一个心愿未完成——做公益事业,他想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村民出行多不便 他心忧 “这条路出行一定要注意啊……” “小心路口拐弯处……” 每每村民出行,总要小心翼翼。那是因为村口唯一出行的路被一座小山丘阻挡,以至于一条路形成了一个近似 90度直角的危险道路,出行时无法看清迎面而来的车辆,十分危险。每当遇到下雨天,路面湿滑难行,路况更加不好。 看到这一情景,李生辉心忧无比,眼见大家出行如此不便,他决定自己掏钱为村民铺一条安全的出行之路。这条路总硬化 460平米,填土2000多方,造涵洞长20米,高4米,跨度 4米,因为资金问题,工程陆陆续续,历时3年才得以完工,总耗费14余万元。道路通了、村民安全了、他也乐了,他说,再多的辛苦也值得。 帮扶贫困多行善 他如愿 不管谁家有难,李生辉都会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梅口乡积极 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帮扶力度,李生辉在得知情况后,主动申请对贫困户进行帮扶。分别为水际村、谢家坪村的贫困户修房并各提供5吨的水泥、为寺庙路面硬化 180平方米……。他说,他的这份心或许帮不了他们什么,但他尽力而为。多行善,是他最初的想法,他的帮扶得到村民的口口称赞。 “他每次做公益,至少也要花三、四千块钱。其实他自己家里这几年也不是很宽裕,但他还是会坚持做好事。”拥坑村副主任谢秀荣谈起李生辉,并一再称赞道,“村里处在困难时期,并没有太多的资金,他能主动这样做,为村里分忧,为乡邻解难,奉献精神实属可贵啊。”李生辉说,他不过是普通的一个村民,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