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坚信闽笋的品质,是客户一直追求的,廖贵平侃侃谈起这一年多来做电商的感受。他说:他现在始终相信,只要选择了正确的方向,努力坚持,产品一定有属于他自己的市场。
这两年,乡里的笋农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眼瞅着同行竞争力越来越大,传统的销售模式致使笋生意越来越萧条,他苦苦思索着换个经营思路。 2015年,瑞田电子商务风头吹到了大田。这让廖贵平看到了一缕曙光。 2016年7月份他参加了福州大学生组织的电商培训。培训之后她就想,电商已是大势所趋,为什么不通过互联网,把线下的闽笋市场搬到线上呢?有了这个想法,他一头扎进了自己从未涉足的电子商务中。 廖贵平在电商培训中收获了很多知识,包括了线上营销知识、理念,和网店操作实践技能。他还扩大了自己的经营范围,兼卖乡里瓜果蔬菜,以及土鸡鸭等土特产。因为在他看来,本地货源好控制,适合人群广泛,复购率高,而且绿色、原生态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广泛人群的喜爱。然而品牌太多,顾客的选择性也多,所以起初销售额并不理想,都是一些熟悉的老顾客,没有达到自己起初预订的销售额。 都是山里的土货都“溜”进城,为什么在我这就卖不动了呢?这一下让廖贵平犯了难,在一次喝酒聊天中。朋友无意中的话语,让做微商的廖贵平当了真,原来这年头做微商的人越来越多,产品也越来越多,如何让客户在众多的产品挑一,廖贵平有了自己的答案,现在他仍然坚守自己最初的想法,依旧是卖土特产,但现在不同的是,他现在一有时间就在微信上发些笋出仓、闽笋工艺制作、闽笋产品走上市场的图片和视频,还有土特产,还让老顾客帮忙转载下,没想到这一招还真见效,慢慢地打开了原来难销售的尴尬局面。闽笋、河鱼、土鸡鸭、鸡蛋等土特产变成了他朋友圈里的热销产品。初试微商的小成功,让廖贵平有了一些心得,“做生意就和做人一样,品质是产品的灵魂,诚信第一,每件产品发货时,我都要用视频先跟顾客先沟通,让顾客自己看产品的成色和品质,有顾客决定买那种产品。 据悉,通过他的努力下,现在土鸡、土鸭、闽笋、河鱼等土货也纷纷成了城里的“香饽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