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4日 ,和往常一样,下渠乡村民詹金兰和丈夫丁贵安吃过午饭,一起赶着300多头羊,穿梭于山林和田野之间。这样的生活虽然辛苦了点,他们却觉得很快乐,因为养羊致富发了“羊财”,他们再也不用为还债和生活烦恼。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对土生土长的山里人来说,只能靠山吃山。可是,靠山有时也难吃山啊。说起往事,詹金兰句句都是泪。 他家以务农为生,前些年,夫妻俩在人均不到一亩的耕地,靠种双季稻来增加收入,对于他们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来说,还是入不敷出,全家一年的辛勤劳作也只够填饱肚子。后来在农田里搞轮作,第一季种植烟叶,第二季种植水稻,收入提高一些,但还是无法满足生活上的需求。 “每当看见左邻右舍住着崭新的楼房,过着有滋有味的幸福日子,我们除了羡慕还是羡慕。 ”詹金兰说。 为了能脱贫致富,2005年,小两口拿出家里仅有的一点积蓄,又向银行贷了些钱,雇人在自家荒山上种植了几千株柑橘树。 3年后,柑橘树开始结果,看到果实一天天长大,夫妇俩以为收成就在眼前,乐开了花。不料,因为柑橘树得病,最终柑橘树全部死亡,所有投入血本无归。 “柑橘梦”破灭,夫妻俩重新振作精神,东挪西借凑点本钱养鸡。 “鸡养大了就卖,所得的钱一边还债一边扩大养殖规模。”如此循环往复,很快,他们的养殖规模达到 3000只。正当他们还完债务,眼看好生活要来时,一场鸡瘟从天而降,几千只鸡最后只剩几百只。 那会儿,夫妻俩感觉生活就是要跟自己过不去。也不知道下一步要怎么走,陷入了困顿。就在这时,了解到情况的县、乡计生协会决定通过 “幸福工程”提供启动资金和技术,鼓励、帮扶他们发展 养羊业。 2014年5月20 日县、乡计生协会送来20000 元计生贴息贷款,夫妇俩又向亲朋好友借了几万元作为周转资金,买来山羊,建起羊圈。村委会帮他协调了20 亩地种植地瓜,为山羊过冬准备了充足的饲料。渐渐地,他们的养羊规模从当初的40多头扩大到了现在的 450多头,每年纯收入10多万元,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羊大户,不仅还清了债务,装修了房屋、置办了家具,还向其他计生户提供养殖技术,帮助他们解决养羊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如果不是计生协会的支持和鼓励,我们有可能就此一蹶不振,根本没胆量继续借钱发展。” 说起协会的帮助,詹金兰胜是感激。 “堂皇铭记贵人德,正道振兴致富家。”在詹金兰新家,厅堂前的这幅对联特别显眼 ——编这副对联,一方面是表达对县计生协会的感激之情,另一方面是决定把爱心传递下去,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姜祯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