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今年5.8和台风“尼伯特”带来的双重强降雨影响,大田乡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点)毁损严重。根据现场察看,太和堂大厅内部建筑总体保存尚好,但外围土墙倒塌约 30米,门楼也出现4处裂缝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 得知这一信息,大田乡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将灾情向上级汇报,并努力争取修缮资金,以保护传统文化,留住乡愁。经过努力最终得到省级补助 20万,县级补助3万元。得到资金上补助后,大田乡党委、政府召开修缮工作会议。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首要任务加快推进清淤止损、测绘及修复方案设计与审批、施工招标等工作,并明确了修缮步骤、方向和相应要求。经过近半年的时间,太和堂存在危险的地方已基本完工。现又恢复当日光彩。 据了解,大田乡上锻杨氏太和堂为明末清初建筑,坐北朝南,二进,建筑面积约2262平方米。整体建筑由半月池、池畔围墙、两侧风水门、一重空坪(甬道)内围墙、二重空坪、空坪两侧厢房、四角碉楼、下堂、前天井、中堂、后天井、上堂等组成。占地 500多平方米,历经300余年的历史沧桑,是我县首次发现的带有完整防御体系的古建筑,且其单体规模大、布局合理。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杨孙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