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县2014年5月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按照国家督导组的意见和建议,该县立即制定了整改工作方案。经过近三年持续深入的努力,已基本整改到位。 缩小生源差距。不断完善城区中小学招生方案,采用划片招生、分组抽签、电脑派位等办法实行阳光招生,有效解决了城区中小学择校现象、学校间生源差距较大、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就学较难等问题。 加快装备配置。近三年来,投入2795万元完善教育技术装备,为中小学校添置计算机 1551台、多媒体设备388套、2套录播系统,实现了村校教学点数字全覆盖;投入 88万元,添置了5.9万余册图书。强化队伍建设。 完善“以县为主、县管校用”的教师管理体制。2014年以来共补充新教师162名,共有 55位中小学教师参加幼儿、心理、科技实践等学科的转岗培训,进一步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实施“周末动车引智工程”,邀请县外知名教育专家 到泰宁培训教师,组建了9个名师工作室; 近三年,共派出500余人次赴省、市参加不同类别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素质。全县支教、交流教师达应交流人数 34.2%;其中,城区下派农村支教的省、市、县三级骨干教师12人,城区中层领导下派乡村学校担任校长 2人;2016年城区下乡支教人数25人,乡镇学校之间交流53人,逐步达到乡镇学校进城学习和城区学校下乡支教的人数基本对等的要求, 进一步均衡了城乡师资配置。出台“五条措施”激励教师,涉及激励奖励教师资金500万元; 落实乡镇教师每月200至400元不等的乡镇工作补贴和乡村教师每月不低于300元的乡村生活补助,进一步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县编办根据各类学校的学生数量的变化每年核定一次编制,使城乡学校师生比差距逐年缩小。 加强教育管理。实施《泰宁县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方案》 ,各校开足开齐了课程;运行小片区管理机制,有效夯实了义务教育质量基础,确保了高考成绩名列全市前列。全面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每天体育锻炼1小时活动、大课间活动,做好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落实“一岗双责”和月排查安全隐患制度,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活动,确保了学校安全稳定。(王鹏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