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人有懒办法,田螺产子都是离水面20~30公分,只要拿个长棍子在田埂的角落使力把福寿螺子往水里抛,福寿螺就没法繁殖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谢华安在考察开善乡岩坑村养螺项目说道。 7月22号,水稻育种专家谢华安院士、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长黄毅斌一行人到开善乡岩坑村调研小流域精准扶贫实地做法。他们参观了荒田整理后的养螺项目,在座谈会上,岩坑村驻村蹲点干部庄家勇先介绍了自己在驻村一年来,探讨出的“六个一”农特产品扶贫项目。这“六个一”( 一红菇、一溪鱼、一山羊、一土鸡、一蜜蜂、一田螺)项目是他为岩坑村“量身定制”,做到因地制宜,低成本、少投入、规模小,目的在于走精品生态农业之路。 谢华安院士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建议在发展原生态农产品时,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打出自己的名声;其次是如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例如土壤如何改质、品种如何择选等,并表示此行回去后跟院里的其他专家商讨后再来实地进行考察。 这些大专家的到来,给小小的岩坑村带来了新的希望。(开善乡 李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