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笔者走进朱口镇神后垅的老高葡萄园,只见业主“老高”忙碌的身影在园里来回穿梭,时而捧着葡萄翻看,时而拿起剪刀疏果,一刻没闲下来的节奏。 老高实名黄言全,是朱口镇地道的一位农民,近年来建了一个家庭农场,搞葡萄种植。前些日子遭受 特大暴雨“洗礼”,葡萄园也受了些影响。“还好大棚的排水系统做的很好,把水及时排出,才让我这园子幸免于难。”老高说,目前园里栽种的主要是“夏黑”和“巨峰”两个品种, 特大暴雨期间恰逢“巨峰”开花,把果花打落一地,对今年的收成带来一定影响。 暴雨过后,老高比平时更加忙碌,忙着修理葡萄园,查看葡萄生长情况。虽是地道农夫,但老高很懂得“科技种植”。他带笔者来到仓库,只见这里堆了满满一间的农家有机肥。这些农家有机肥料是从镇里几个养鸡场收集过来的,再经曝晒晾干而成。 老高从创业初起,就致力于打“绿色牌”,所有的肥料都用农家有机肥料。同时为使消费者吃的放心,还特地花了 1万多元,到漳州农业中心做了无公害检测。 老高笑着说,接下来,他准备“破冰”搞创新,将葡萄园大棚的防护旧薄膜拆除,铺在葡萄架下,顶棚重新安装新型的透明塑料薄膜,形成上下双重保护的形式来增加葡萄园里的室内温度,多吸收阳光有利葡萄的光合作用,这样一来葡萄产量和质量也将大大提高。 在老高的家庭农场里,笔者还看到不少村民忙碌的身影。据悉,现农场种植面积100余亩,在园里工作的就有 26人,待葡萄7月收成时,还能拉动乡邻80余人就业,增加临时性收入。 老高的农场带动就业是该镇打好扶贫攻坚战的一个缩影。据悉,该镇政府为做好扶贫工作,专门出台了“政 +企+民”的三级联动扶贫攻略,以政府牵头鼓动乡镇企业和民营农场进行多对一的帮扶措施,切实有效地解决了该镇一批有项目没资金,有资金没项目,有劳力却又没资金没项目的有志群众,为该镇打好扶贫攻坚战提供“实弹装备”。 (詹铭杰)
老高与他的葡萄
员工在疏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