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在新桥乡新桥村西源组邓氏宗祠内,聚集着320位来自新桥各村以及其他乡镇的邓氏子孙们,大家欢聚一起,相互交流、沟通,场面非常热闹。 邓氏是新桥乡最大的家族,“看到这么多邓氏子孙们聚集在这里,我感到非常开心。40多年了,我们没有举行过宗祠聚会。这是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首次组织的聚会,共同祭奠邓氏祖宗。”邓氏宗祠修缮理事会会长邓作明激动地说。 据史料记载,新桥邓姓始祖邓植将军自幼勤奋好学,爱习武艺和兵法。二十岁时,即后唐庄宗乙酉三年(公元 925年)官途仕闽为节度使,巡抚闽赣边界。南唐李璟三年(公元 945年),举兵入闽,占领建州城,至此闽国即亡,邓植亦归顺南唐遣使,仍领杉岭将领职务。公元955年,后周世宗举兵侵犯南唐,唐主李 璟旨调杉岭将领邓植出兵,时值雨季,邓领兵迟至,唐主责以军法将邓植下狱,邓在狱内身患疾病,得宰相严续准其狱外就医。邓植获知自己定为死罪,便乘机携家眷归化北境(泰宁新桥)张罗坑水竹坪隐居,后卜居西源。邓姓子孙在新桥得以繁衍生息,历为新桥第一大姓。 新桥乡邓氏宗祠始建于清代道光二十年间(公元1840年),迄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整个古建筑 座南朝北,由门楼、戏台、正厅、书舍等建筑组成。建筑面积520余平方米,门楼为四柱五楼,设礼门、义路门阔,门额上楷书“邓氏宗祠”。主厅为悬山式,抬梁穿斗混合结构。厅上悬挂“追远堂”匾额,保存完整。祠右侧为邓氏家族设立的南阳书舍。 2010年被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邓作明介绍,该宗祠因年代久远,破损较为严重,加之近年人口外出多,宗族意识也有所弱化。常年在家邓氏子孙特别是老人们一直希望能够保护好、传承好祖宗留下的东西。为更好保护宗祠,同时在县文广局的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下,邓氏子孙修缮宗祠意愿非常强烈,积极性非常高,由新桥村西源组村民牵头,专门成立了修缮理事会, 共筹集资金22万余元,捐资修缮的村民有600余户。现已初步完成了 屋顶翻修、墙体加固、纠偏、房梁整修等项目。 ( 吴玲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