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五月初赛启幕,到八月决赛创意开跑,再到十月作品圆满收官,“华电杯” 暨 “我在池潭拍影视剧” 福建省首届高校大学生创作大赛,在泰宁大金湖的山水间串联起一场跨越半载的光影之旅。
从近60支队伍的初赛场角逐,到20支精英队伍的决赛冲刺,镜头定格的每一个片段里,有清晨五点蹲守取景的专注身影,有深夜围坐打磨剧本的热烈讨论,有深入村落走访采风的认真模样,同学们用热忱与坚持,完成了这场关于创作与热爱的角逐。 高校学生创作者左婷: 作为我们团队的编剧,我在初赛和决赛的拍摄创作思路差异明显。初赛时,我们聚焦80年代服装还原,力求营造真实的年代氛围,同时以该年代人物视角展开叙事,赋予场景情感与记忆温度;决赛则以人物脚步镜头搭配特效开篇,结合航拍与村民采访的形式,串联起池潭村的变迁故事。 高校指导教师董丽雅: 泰宁80影视小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这里精准还原80年代风貌,是绝佳的沉浸式创作实践基地,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对学生来说,这次赛事是宝贵的‘第二课堂’,有效锻炼了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还让他们在应对实际创作问题时更自信有担当。于我而言,这段经历也为教学带来启发,后续我也会完善活动预案并推广项目制实践模式。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份厚重的历史记忆,为四大决赛主题注入了更深沉的内涵。围绕乡村变迁、时代传奇、工程守护、国企担当,同学们用年轻化视角挖掘故事:在乡村变迁中,串联起从烽火岁月到振兴新篇的时光印记;在时代传奇里,定格传承不息的奋斗精神;在工程守护与国企担当中,展现当代建设者对责任的坚守,恰是对80年家国情怀的延续与致敬。
决赛作品海报及花絮 如今,所有决赛作品已如期提交。本次评审环节堪称“黄金阵容”,7位评委涵盖多元专业领域 —— 既有深耕福建省电影产业多年的资深制片人、见证行业发展的电影研究老专家,也有高校影视专业的骨干教师代表,更汇聚了一线电影公司制作人、活跃在创作前沿的青年导演等业界力量。 评委团将于11月初开启为期一周的细致评审,从主题契合度、创意呈现、拍摄技法等多维度进行专业考量与综合打分。最终获奖名单将于11月中旬通过推文正式公示,全程保证评审的公平性与结果的权威性,敬请各位创作者与关注者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