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泰宁县委政法委始终坚持把综治中心建设作为强基固本、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抓手,通过高位统筹、智慧赋能、多方联动,全力打造矛盾纠纷化解“集散地”,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愿景照进现实。 高位统筹强保障 “综治中心是基层治理的神经中枢,必须建强、建实、建出成效。”泰宁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底,泰宁县综治中心正式启动改建。
2024年3月,县综治中心完成改造并运行。今年以来,县委政法委通过“新建一批、扩建一批、提升一批”的方式,全面完成了9个乡(镇)综治中心改扩建任务和县综治中心提升改造。如今,县综治中心科学划分“受理区、化解区、调度区”三大功能区,设置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劳动仲裁等6个服务窗口,以及建筑交通纠纷调解室、“景区枫桥”多元调解室等5间特色调解室,配套心理咨询、共享法庭等6间功能室,真正实现“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泰宁县还选取杉城镇、下渠镇、大田乡为试点,通过召开现场推进会等方式,推动全县综治中心“共性达标+个性创新”。 此外,县综治中心将“河湖长制”与促进会结合,快速响应涉河湖纠纷解决;接入“智慧旅游”系统,实现景区矛盾“早发现、早处置”……一个个“小创新”,串起了基层治理“大格局”。 智慧赋能提效能 “寨下大峡谷有游客和村民冲突,请速派人员支援。”国庆假期,泰宁县综治中心调度室的大屏上,一条红色预警信息骤然弹出。工作人员立即查看“智慧旅游”平台,发现游客连某因停车问题与村民杨某发生争执,导致连某车窗破损,随即启动“一键调度”模式,民警、涉旅调解员、法律顾问很快抵达现场。 调解室内,专职调解员递上热茶,让双方冷静,随后通过摆事实、讲法律的方式,从情理和法理方面进行劝导:“杨某家的剪刀掉落是意外,但连某违规停车在先,责任各半。”
最终,双方各退一步,签订调解协议:杨某赔偿50%车窗更换费用。“以前觉得这种上升不到法院判决的纠纷无地可去、无人可诉,现在综治中心‘一站式’解决,太让人省心了!”村干部感慨。 这高效处置的背后,是泰宁县综治中心“智慧大脑”的支撑——中心投建使用以来,先后整合接入“明心通”“智慧旅游”等信息化平台。中心工作人员每周收集汇总社会各领域矛盾纠纷相关数据,为开展针对性、精细化管理提供综合协调服务。今年以来,景区投诉同比下降90%,真正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智能提效”。 多方联动聚合力 “感谢综治中心,让我们少跑了好多路!”一起征地补偿纠纷的当事人拿到调解书后连声道谢。此前,某酒店与杉城镇南会村村民因鱼塘征收补偿问题僵持不下。 泰宁法院承办法官接到“派单”后,迅速梳理案件情况,与县综治中心密切配合,联合属地乡(镇)挂包村工作人员、村主干多次前往该酒店进行调解。法官与当事人耐心沟通,详细释明土地征收法律规定及补偿政策,并多次前往鱼塘现场勘查,组织协调双方进行实地测绘,最终确认了鱼塘的面积和工程量。在各方努力下,双方就争议焦点达成一致意见,成功将这起纠纷妥善化解在诉前。
这仅是泰宁县综治中心多元联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中心坚持“最多跑一地”服务宗旨,以“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为职能,构建多元力量协同机制:3名专职人员,法院、公安等5部门及2名公职律师、1名心理咨询师、1名金牌调解员常驻,14个部门人员轮驻,整合资源提供调解、仲裁、诉讼等全链条服务。 为强化专业支撑,该中心还设立“法学会会员之家”和专家咨询工作室,聘用15名专家组建法学专家库,安排2名公职律师常驻,建立法学专家咨询“345”工作机制,将重大疑难法律问题分流至工作室,开展法律服务及调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