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这次是特意从福州赶过来拍照的,雨后清晨的云雾绕着丹崖流转,无人机航拍的画面非常美。”9月29日,在泰宁县大龙乡八仙崖景区,福州摄影爱好者魏艺欣与朋友们专程前来“打卡”,用镜头记录下丹霞地貌与云海交织的壮丽景色。 
 大龙乡八仙崖凭借其独特的丹霞地貌,已成为吸引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天然磁石。八仙崖通过完善观景平台、登山步道等基础设施提升游客游览体验,也带动了张地村民宿、家庭农场的兴起,村民自制的笋干、锥栗、油茶等特产借游客之口走出大山,实现了经济效益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双赢。 如果说八仙崖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么梅口乡的马安山则是人文与生态共同造就的红色研学新阵地。 
 马安山以“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双轮驱动,山间的红军防空哨遗址经过保护性开发后接待多批次研学团队,单日最高接待量突破千人次。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依托万亩生态林和茶文化,打造了集茶文化、红色研学、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复合业态。马安山与周边的境元森林康养基地、茶文化馆形成联动,构建起“游玩+康养+品茗”的产业链,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超20%,茶叶等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35%。 八仙崖与马安山的成功并非个例,而是泰宁县推动全域旅游从“单点爆红”走向“整体出彩”的生动缩影。 泰宁以网红打卡点为支点,巧妙串联起大金湖、古城等核心景区资源,精心设计“丹霞探秘+红色研学”、“生态休闲+文化体验”等特色旅游线路。同时,积极运用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进行话题营销,进一步提升泰宁旅游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近年来,泰宁县依托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核心资源,积极探索“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的新路径,通过精准打造网红打卡点、串联优质资源、深化产业融合,成功将网络“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实现了文旅经济的提质增效。 强有力的举措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泰宁接待旅游人数达501.02万人次,同比增长13.6%;游客旅游消费总额达40.09亿元,同比增长17.8%。更因其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的卓越表现,成功跻身“2025年全国县域文旅综合竞争力100强”第36位。 如今,泰宁正以一个个特色鲜明的网红打卡地为触点,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优化游客体验,撬动全域旅游发展,在推动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记者:徐艳群 张显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