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泰宁在线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泰宁新闻网>最美泰宁>最美身影> > 正文
叶仁智:三十七载,文脉追光途
2025-09-22 09:50:00    来源: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方玲   责任编辑:杨敏 审核:陈启芳  

9月19日,在泰宁县博物馆办公室,叶仁智正和同事们围在电脑前,仔细核对每件文物的信息。

叶仁智(右一)和同事核对文物信息

“文物保护工作需要耐心和细心,急不得。”叶仁智语气温和,盯着屏幕上采集回来的照片说:“每一处文物都是不可再生的历史见证,我们的工作就是在与时间赛跑,在它们消失之前发现、记录和保护它们。”

深山寻光,探寻摩崖石壁

日前,记者随叶仁智带领的文物普查队,前往泰宁县际溪村牛树岭寻找摩崖石刻。同行的是两名80后队员,都亲切地唤他“智叔”。

“记者同志,给你这个。”进山前,智叔递过来一根磨得光滑的竹棍,“全靠它助力了。”山里茂密的植被像绿色的帷幕,将阳光遮挡大半,脚下的路径被枯枝败叶和丛生的杂草覆盖,石头上布满青苔,每走一步都要试探着落脚,生怕踩空或滑倒。

叶仁智(前1)和队员们一前一后在山里前行

队员们则各自拿着长柄雨伞当手杖,沿着荒僻陡峭的山路前行,大家只能排成一列,一个跟着一个,小心翼翼前行。大约半小时,在一处较为平缓的崖壁前,大家停下了脚步。崖壁处狭窄得仅容一人小心通过,两侧是陡峭的岩壁,和丛生的灌木。

“这处石刻是村民采药时发现的。”队员王晓苏拿起软刷擦拭石壁上的尘土,随着清理的进行,崖壁上的刻痕逐渐清晰。队员们立即投入工作:测量、绘图、拍照、记录。

“看,这有落款,是元代刻画的。”智叔站在石刻前,弯腰半蹲调整相机角度。“智叔,小心!不能再往后了!”队员黄欢的声音带着颤抖,身后退半步就会跌落峭壁。

“放心吧,我这把老骨头知道分寸。”叶仁智头也不回,语气轻松。这样的场景,在他37年的普查文物工作中再熟悉不过。

初遇光芒,从美术生到普查先锋的淬炼

1987年,美术专业毕业的叶仁智被分配到泰宁县博物馆。这个看似偶然的安排,却成就了他一生的追求。凭借独特的美术功底,他成为馆内负责考古工作的不二人选。

次年3月,叶仁智主动请缨参加福建省开展的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跟着省里专家开始了长达三个多月的野外实地调查。那时可没什么好装备,团队全靠两条腿和偶尔遇到的拖拉机,在乡间土路上颠簸辗转。

“最难忘的是在将乐县玉华洞附近发现了动物化石遗址。”叶仁智眼中闪着光,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30种动物化石,距今10万余年,是福建省发现最早的动物化石遗址。”这项发现获得了国家、省、市的表彰奖励,也让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第一次感受到了文物工作的魅力。

叶仁智(前1)和队员们正在采集崖壁上的石刻

逆风追光,抢救不会说话的“宝贝”

播撒光热,追寻路上长出“新枝芽”

叶仁智(中)和队员在朱口镇一沿河崖壁上发现文物遗迹

(记者:刘清香)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主办单位:中共泰宁县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泰宁县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10-2016 zgtn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非转载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泰宁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投稿、​举报邮箱:tntv001@163.com | 举报电话0598—7832300 |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2023010551号
地址:福建省泰宁县杉城镇东洲路6号 | 邮编:354400
中文域名:中国泰宁在线.公益  
| 您是第 1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