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在泰宁县下渠镇大湖村的廊桥建设工地上,机器声轰鸣作响,木工师傅们正忙着刨料凿榫,现场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这是一场由村民自发组织的“廊桥重修行动”,它正将全村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变为现实。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大湖村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日益提升。然而,村里那座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风雨廊桥,因年久失修,廊亭早在2012年就已拆除,仅存的桥体已难以满足村民通行、休憩的需求。重建一座集实用与景观于一体的风雨廊桥,成为全村人的共同期盼。 “不等不靠,自己的家园自己建!”面对“资金从哪来”的现实难题,村民们主动商议,一致决定采用众筹方案,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倡议发出后,得到了全村的积极响应。在外打拼的企业家带头大额捐助,务工青年通过远程转账支持,留守老人带着积蓄赶来捐款,甚至嫁出去的姑娘也特意回村献上心意。短短几天时间内,就收到自发募捐金额90余万元,每一笔捐款都饱含着村民对家乡的深情与热爱。 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村里专门成立了由老党员、乡贤、村民代表组成的理事会,全程负责资金管理、材料采购和施工协调,每一笔支出都公开公示,接受全村监督。懂建筑的村民自发组建“质量监督组”,每天扎根工地盯进度、查细节。更多村民则主动“排班”,义务帮忙搬运材料、清扫场地。从图纸设计到施工建设,处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只为早日建成心中的“幸福桥”。 “看着桥一天一个样,再累也值!这桥是咱自己凑钱、自己监工建起来的,住着踏实、走着自豪!”正在工地帮忙的村民李建国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笑容格外灿烂。村书记张富兰也感慨道:“众筹的是资金,凝聚的是人心。这座桥不仅是便民工程,更是咱们村凝心聚力的‘连心桥’。” 如今,这座凝聚着全村智慧与汗水的风雨廊桥已初具雏形。 它不仅将成为村民通行休憩的新场所、乡村风貌的新地标,更承载着大湖村村民自强不息、共建家园的精神力量,见证着美丽乡村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印记。大湖村的村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乡村振兴中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展现了新时代乡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记者:熊明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