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泰宁在线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泰宁新闻网>专题专栏>网络中国节> > 正文
【网络中国节·七夕】星河长明,愿所有美好如期而至
2025-08-29 16:41:00    来源:网络金昌   编辑:方玲   责任编辑:杨敏 审核:陈启芳  

一提到七夕,

不少人认为,

七夕

是纪念牛郎织女爱情的节日,

大家很自然就会想到“中国的情人节”

——鹊桥会、定情、

看着星星互诉衷肠、收礼物……

其实,

不完全正确!

那么,

七夕起源是什么?

还有哪些风俗习惯?

快来一起了解七夕,

这个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吧↓↓↓

七夕节的历史渊源

2006年,

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提及七夕节,

人们总是第一时间

想到“中国情人节”,

悠悠岁月寄予其中的传统意蕴,

却常常被忽视。

在古代,

七夕的确和牛郎织女的传说关系密切,

但它又有“女儿节”的称谓。

简单来说,七夕就是一个

“女子大型祈福节日”。

东晋葛洪《西京杂记》记载,

“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

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

今亦有五孔、九孔之说。

汉代已有欢庆七月七的习俗,

女孩们向心灵手巧的织女,

乞求智慧巧艺,

所以它被称为乞巧节、女儿节。

唐宋之际,

京城设有专卖乞巧物之市场,

车水马龙、人流如织,

世人称为乞巧市。

小编给大家梳理一下——

古人过七夕节主打一个“热闹”。

宋元时期七夕节的隆重程度,

丝毫不亚于春节,

当时还专门设有“乞巧市”,

专卖乞巧物品;

清代江南女子还有七夕染指甲的习俗

……

总之,

这是名副其实的“女儿节”嘛!

七夕节还有这些讲究

在古代,

七夕节还与农耕劳作、观测天象相关。

农耕文明时期,

种庄稼要知农时。

而掌握四季的演变节奏,

需要通过观察天上的日月星辰,

进行判断。

出土于陕西靖边县渠树壕东汉墓的

天文星象图, 

是我国首次发现的

星形、星数、图像和题名

四要素俱全的天文图,

也是目前已知内容

最完善的二十八星宿图,

从中可以看到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节与爱情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牛郎织女的故事雏形,

在汉代古诗十九首中,

已有酝酿。

牛郎织女的神话,

源于我国先民们的天文学想象。

战国晚期竹简《日书》里写

牛郎织女的婚姻非常悲剧——

“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

不出三岁,弃若亡。”

大概意思是:

若人们在这种时候结婚,

丈夫三年内会离弃妻子。

直到西汉中期以后,

七夕的分离禁忌才逐渐消退,

演进到男女的约会。

但东汉《古诗十九首》里

牛郎织女还是相爱而不能团聚: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银河阻隔,佳期如梦,

牛郎织女在七月七得以重聚。

跨越世俗中种种障碍,

坚守着忠贞不渝的爱情。

七夕玩什么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主办单位:中共泰宁县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泰宁县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10-2016 zgtn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非转载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泰宁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投稿、​举报邮箱:tntv001@163.com | 举报电话0598—7832300 |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2023010551号
地址:福建省泰宁县杉城镇东洲路6号 | 邮编:354400
中文域名:中国泰宁在线.公益  
| 您是第 1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