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上午,“古圩宁路兵支书”直播间的红灯刚亮起,宁路村党支部书记余忠文就捧着土鸡蛋凑到镜头前,黝黑的脸上带着军人特有的干脆劲儿:“家人们瞅瞅,这蛋黄金澄澄得像块琥珀!咱农户散养的土鸡下的,带着田埂上的土腥味呢!”身后的货架上,梅干菜泛着油亮的酱色,蜂蜜罐里浮着细密的泡沫,样样都透着乡土的实在。 余忠文正在直播中 这位2021年上任的退伍老兵,如今已是十里八乡闻名的“带货书记”。刚上任时,苦于没有销售渠道,也没有知名度,宁路村梅干菜、土鸡蛋等农产品大量积压,村民们焦虑的眼神像针一样扎在余忠文心上。 那会儿直播带货正火得发烫,余忠文拍着大腿决定:“咱也试试!”可首次直播状况百出:镜头里他紧张得说不出整话,手机拍摄的画面模糊不清,想切镜头展示货架,手指在屏幕上戳来戳去找不到按钮。“甚至因为说错话导致直播间几次被封。”现在回想起来他还忍不住苦笑,可军人的韧劲哪能认输?白天在田埂上练运镜,对着稻穗练话术;晚上拉着村里的年轻人当老师,把手机屏幕戳得亮堂堂。农闲时,他蹲在菜地里拍摘菜,跟着养蜂人追花期,把村里的家长里短编成段子,让网友们看着“从泥土里冒出来”的新鲜,一点点攒起了信任。 “真盼着余书记能一直领着咱干,这日子才有奔头!”村民林金平蹲在自家菇棚里,看着菌棒上冒出胖嘟嘟的香菇,眼里闪着光。从前他家只种水稻和烟叶,一年忙到头攒不下几个钱。余忠文开直播后,拍着他的肩膀说:“多种点稀罕的,我帮你卖!”林金平咬咬牙试了试,种香菇、腌梅干菜、养土鸡土鸭,头一年就靠着直播间的订单多挣了一万元,手里的钱袋子鼓了不少。 今年他索性养了40多只鸡鸭,栅栏里的鸡鸭扑腾着翅膀,林金平脸上的褶子都笑开了:“有余书记在,我就敢甩开膀子干!” 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经上青”助力乡村振兴实践团在下渠镇宁路村开展助农直播 如今的余忠文早已不是当年的“直播小白”,他拉着周边12个村的书记轮流坐进直播间。大坑村的黄花菜火了后,有网友问起花期,他灵机一动画出“赏花路线图”,让农家乐的炊烟飘得更远;泰宁一家年糕企业主动合作,让传统年糕走进千家万户。 从刚开始一周一播到如今一周六播,两年下来,100多场直播像一条条线,一头牵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城市厨房,不仅帮全镇卖出了超10万元的农货,更把乡村的淳朴与真诚,织进了千家万户的日常。 “手机是新农具,直播是新农活。”镜头前,余忠文擦去额角的汗珠,眼里闪着亮光,正把乡村振兴的故事,一字一句讲给更多人听。(作者:朱丹宇 陈启芳 熊明欢 龚依敏 刘清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