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泰宁在线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泰宁新闻网>泰宁旅游>精彩游记> > 正文
名作欣赏|《福建泰宁三剑峰》——范扬泰宁写生侧记(七)
2025-08-12 09:17:00    来源:中华英才   编辑:方玲   责任编辑:杨敏 审核:陈启芳  

福建泰宁素有“中国丹霞故事开始的地方”的美誉,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而闻名。近日,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的师生们齐聚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开展了一场丰富生动的写生创作活动。在范扬老师的带领下,20余名学员深入世界自然遗产地,探索泰宁的独特山水与人文风情,在大赤壁等地进行写生,泰宁的山水格局与深厚的人文底蕴为他们的艺术创作注入了深层的文化生命力。范扬老师表示,未来将继续带领学生通过手中的画笔讲述好中国故事,为艺术创作与地方文化资源的联动寻找新思路、注入新动能。

此处展示采风活动中范扬老师创作的美术作品与创作感悟,以飨读者。

范扬老师写生现场

《福建泰宁三剑峰》

《福建泰宁三剑峰》——

笔底春风不尽 画中佳气常留

口述 范扬 记录 高玮骏 整理 林达

在绘画的探索之路上,我逐渐形成了自己对用笔和画面把控的独特见解。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有时纸张在笔下发出“唰唰” 声响,究其原因,要么是纸张质量欠佳,要么就是用笔的方式不对。我坚信,好的用笔应当是以柔克刚,哪怕是小笔也能绘出宏大的画作。曾经,我被一位日本画家的作品深深震撼,他用小笔绘制富士山,笔触细腻且气势磅礴。那时,我心中便种下一颗种子,渴望有朝一日也能用小笔创作出精彩的大画,如今,我也做到了。大笔能作尺幅,小笔也可画巨幛,大小随意,收放自如。

画面结构的把握至关重要,我始终注重留出透气点,让画面富有呼吸感。但透气点并非随意留存,过多会使画面显得杂乱无章,因此在创作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调整,使画面达到和谐统一。就像我画中的小石块,并非随意堆砌,它们既是对现实对象的还原,更是经过用笔处理,成为画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说到这张画的写生过程。我从远处走来,看到一块巨大的斜岩石,考虑到画面的整体效果,此处不宜过于琐碎,而应追求整体感。我联想到石涛的画作,他也常以大块岩石作前景,使画面自然过渡。最初,我在小纸上画三剑峰,由于树木遮挡,画面不够畅快。于是,我一路沿着桥前行,最终决定画眼前这块斜着的大圆石头,并将其融入画面之中,“移步换景”。因为先前画了一幅《三剑峰》,所以印象深刻,在创作时,能将山势奔腾的感觉融入画面。在描绘植被时,我着重把握其结构,茂密的植被不再是逐个刻画,而是进行整体概括,远远看去,呈现出灰绿色,其间点缀几块赭石,自然而生动。

绘画创作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与思考。我前面的金湖悬索桥特别难画。可我偏不信邪,迎难而上。画的时候,我先把桥的拉索大致勾勒出来,以此为框架,慢慢将整座桥完整呈现,最终效果还算令人满意。

《金湖悬索桥》

其实,这幅画要是尺寸再小一点,画起来或许会轻松不少。画幅一大,绘制速度就慢,想画得精美,对细节和整体效果的把控难度也直线上升。不过,挑战往往也伴随着新的尝试。在这幅画里,我通过对虚实关系的处理,特意让水虚起来,这也算是一次全新的探索。

《福建泰宁三剑峰》(横屏欣赏)

范 扬 

1955年1月生,祖籍江苏南通,1972年入南通市工艺美术研究所;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曾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书画院院长,金陵美术馆馆长,曾任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博士后导师。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特聘院长,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0年被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国家科学艺术院聘为院士;2013年被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艺术院聘为院士;2014年在法国圣爱美隆市接受鲁德拉骑士授勋册封;2019年在北京获得由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亲自颁发的顾拜旦奖章;2025年在北京获得“国际奥委会主席奖”。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主办单位:中共泰宁县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泰宁县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10-2016 zgtn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非转载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泰宁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投稿、​举报邮箱:tntv001@163.com | 举报电话0598—7832300 |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2023010551号
地址:福建省泰宁县杉城镇东洲路6号 | 邮编:354400 
| 您是第 1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