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泰宁在线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泰宁新闻网>泰宁旅游>精彩游记> > 正文
名作欣赏|《络珠岩》——范扬泰宁写生侧记(六)
2025-08-11 15:26:00    来源:中华英才   编辑:方玲   责任编辑:杨敏 审核:陈启芳  

福建泰宁素有“中国丹霞故事开始的地方”的美誉,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而闻名。近日,中国国家画院范扬工作室的师生们齐聚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开展了一场丰富生动的写生创作活动。在范扬老师的带领下,20余名学员深入世界自然遗产地,探索泰宁的独特山水与人文风情,在大赤壁等地进行写生,泰宁的山水格局与深厚的人文底蕴为他们的艺术创作注入了深层的文化生命力。范扬老师表示,未来将继续带领学生通过手中的画笔讲述好中国故事,为艺术创作与地方文化资源的联动寻找新思路、注入新动能。

此处展示采风活动中范扬老师创作的美术作品与创作感悟,以飨读者。

范扬老师写生现场

《络珠岩》

《络珠岩》——

赤壁千重映碧水 云霞仙氅挂吟身

口述 范扬 记录 高玮骏 整理 林达

在《络珠岩》这幅画开始动笔前,我便开始思索如何赋予作品的历史韵味。我把庙宇置于前景,后续景物渐次缩小,对远景进行艺术化处理。毕竟实际景色中三个山崖的布局,需要在画面中呈现出整体概念。画建筑不能完全照搬实景,需兼顾写实与写意。行笔过程始终坚持中锋用笔,这是传统绘画的精髓所在。

在构图方面,为避免建筑在画面中显得低矮平板,我选择仰视角度描绘屋檐。面对实景中不够美观的建筑果断进行取舍,通过高低错落的布局实现画面过渡,让构图更具美感。而实景中的红砂岩是重要元素,在绘制时力求做到色不碍墨、墨不碍色,依据对象特质调配赭石,既展现红砂岩的色彩,又保留墨色的韵味。对于草木丛生的景象,并未拘泥刻画每一处,而是运用中国画经典的点法,以简驭繁。

在色彩表现上,我坚持客观还原。比如灰色房顶,摒弃将其画成黑色的常见做法,而是呈现出其本身的淡墨高级灰,让画面更显雅致。竹子采用传统画法,展现独特韵味,尊重景物真实面貌。

在取景时,针对景物原本对称的问题,我深入观察络珠岩三块大岩石中间凹陷的结构特点,放大亭子比例,舍弃部分对称建筑,重新规划画面高低层次。此外,上好的宣纸也为创作助力,它能完美呈现淡墨和浅调,避免画面发灰,让笔墨韵味充分彰显。作品画成后,看看还不错,既写实,也写意,似与不似之间。

范 扬 

1955年1月生,祖籍江苏南通,1972年入南通市工艺美术研究所;1982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曾任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京书画院院长,金陵美术馆馆长,曾任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副院长,中国国家画院博士后导师。现为中国国家画院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特聘院长,文化部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10年被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国家科学艺术院聘为院士;2013年被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艺术院聘为院士;2014年在法国圣爱美隆市接受鲁德拉骑士授勋册封;2019年在北京获得由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先生亲自颁发的顾拜旦奖章;2025年在北京获得“国际奥委会主席奖”。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主办单位:中共泰宁县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泰宁县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10-2016 zgtn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非转载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泰宁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投稿、​举报邮箱:tntv001@163.com | 举报电话0598—7832300 |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2023010551号
地址:福建省泰宁县杉城镇东洲路6号 | 邮编:354400 
| 您是第 1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