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应对夏季高温期林业病虫害高发态势,新桥乡以科技为翼,创新引入无人机“飞防”技术,对全乡林区开展精准化病虫害防治作业,以高效、环保、智能的现代化手段筑牢森林资源安全防线,为全乡林业生态保护注入新动能。 精准施策破难题 科技赋能护绿卫 近日,新桥乡依托“林长制”常态化巡林监测中发现,受持续高温影响,大源村、峨嵋峰顶等林地出现椿虫、柳杉毛虫等病虫害侵袭迹象。针对林区地形复杂、树木郁闭度高、传统人工喷药效率低、覆盖难等问题,乡党委政府迅速行动,联合县林业技术专家团队研判制定“无人机飞防+地面监测”联动方案,以科技手段破解防治瓶颈。此次作业共投入10余架次专业植保无人机,搭载高效低毒生物制剂,累计完成防治面积20余亩。 空中作战显神通 立体防控见成效 在防治作业现场,无人机操作员通过数字化航拍建模,精准锁定病虫害核心区域,规划“Z字形+绕圈式”复合喷洒航线。随着无人机腾空而起,药液雾化系统启动,微米级药雾均匀覆盖树冠、枝叶及树干缝隙,对虫害形成“立体围歼”。相比传统人工方式,无人机飞防效率提升50倍,药液附着率提高40%,且避免了人员攀爬高危区域的安全风险。 乡林业站负责人介绍:“此次飞防作业不仅及时遏制了虫害蔓延,更通过智能数据分析建立了病虫害动态档案,为后续精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绿色理念贯始终 生态效益双提升 新桥乡始终秉持“生态优先、科技引领”理念,此次飞防作业严格选用“森得保”等环保药剂,并采用无人机低容量喷雾技术,减少药液浪费20%以上,最大限度降低对林区非目标生物的影响。同时,通过“无人机巡查+网格员监测”机制,实现防治效果实时跟踪,确保“发现一处、治理一处、巩固一处”。目前,经无人机复核,防治区域内虫害减退率达90%,林木长势恢复良好,生态屏障功能进一步稳固。 下一步,新桥乡将持续深化“科技+生态”融合模式,积极搭建林业智慧监测平台,整合无人机巡查、AI图像识别等技术,构建“天空地”一体化林业防护体系。同时,加大林农技术培训力度,推广无人机操作、生态防治等实用技能,推动全乡林业管理向智能化、精细化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