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福小宣·明大理”主题宣讲活动走进泰宁,活动通过“宣讲+文艺”的模式,推动党的政策理论与共同富裕生动实践“飞入寻常百姓家”。 宣讲团一行前往朱口镇王坑村调研乡村文旅产业发展,与镇村干部、村民代表座谈交流,详细了解当地通过“文化+旅游+生态”模式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实践经验。王坑村依托绿色生态优势,打造特色研学基地、发展民宿经济的创新举措,为宣讲员提供了生动案例。 宣讲团成员 袁博云:“今天来到王坑村,让我收获满满,漫眼的莲子种植产业,让我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一个良好的成果。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也会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嘱托,做好土特产文章,助力共同富裕道路走深走实。” 调研结束后,宣讲活动在王坑村正式启动,活动在欢快的歌声中拉开帷幕,三明市农业学校音乐教师、福建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陈夏茜以一曲《载歌载舞》点燃现场氛围,展现新时代老区人民的昂扬风貌。随后,来自三明各县区的基层宣讲员结合鲜活案例,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 沙县开放大学赖夏娴以《沙县小吃第一村的山乡巨变》为题,讲述沙县小吃产业如何带动乡村致富; 泰宁县博物馆讲解员张琦通过《三个不要忘记:老区村的美丽蝶变》,深情回顾革命老区在乡村振兴中的华丽转身;朱口镇青年干部带来的朗诵《乡村振兴与青春同行》,则表达了基层工作者扎根乡土、建功立业的青春誓言; 建宁县溪口镇干事陈永强分享《一粒“金种子” 走出共富路》,展现特色农业如何铺就共同富裕之路; 将乐县古镛镇干部袁博云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诠释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的实践智慧。活动尾声,陈夏茜再度登台演唱《小美满》,以温暖旋律寄托对共同富裕美好未来的期许。 此次宣讲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基层实践深度融合,既传递了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又展现了三明市推进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现场观众纷纷表示,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为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朱口镇青年干部 张荣超:“此次宣讲活动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我们三明自己的乡村振兴故事,我从中深受鼓舞,我们要把宣讲中听到的感动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积极投身于家乡建设中,共同书写三明革命老区共同富裕新篇章。”(记者:丁彤皞 陈曦 黄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