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泰宁县树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厚植生态底色,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画卷。 日前,泰宁县“润泽库区 造福移民”工程全面建成投用,旨在打造大金湖库区生态廊道的“民心工程”,通过道路升级、岸线整治、公园建设,让库区群众出行更便捷、居住更舒适、腰包更充实,成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南会村村民余世豪:“以前这个湖边很多杂草,路也不好走,现在修好了这个步道,我们每天吃完饭以后,来散散步,很舒服。”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2663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两路一园一护岸”,累计改造农村道路3.5公里,新建护岸621米,让库区周边村民告别“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过去。 生态廊道的建设不仅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还打造了良好的人居环境,为百姓提供了更好的游憩环境,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同时,推动区域景观生态旅游与宜居城镇的建设,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泰宁县“润泽库区 造福移民”工程串联起大金湖周边8个行政村、20余个景点,构建起“景村联动”的发展新格局。依托廊道节点,南会村大力推动民宿、“农家乐”旅游餐饮业、观光果园、生态农业园等产业发展,全村70余家的农户参与旅游经营,年人均增收2万元。2024年以来,南会村旅游收入更是突破3000万元,带动村民人均增收35%,带动周边村集体经济平均增收6万元以上。 南会村支部书记余军勇:“下一步,我们打算借着生态廊道这股东风,把村里的产业再往深里做。一方面要继续护好这山这水,组织村民成立护河队、护林队,让生态能一直保持下去,另一方面,我们把旅游文章做足,在南道沿线打造几个特色打卡点,让游客能住下来,玩的尽兴。” 从生态修复到民生改善,从资源盘活到产业升级,大金湖库区生态廊道正以“绿色”为笔,在闽西北的山水间绘就一幅“生态美、百姓富”的和谐画卷。 县水利局党组成员、移民发展中心主任肖来辉:“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以‘三新一高’为导向,持续深化‘润泽库区 造福移民’工程建设成果,高标准策划库区发展新路径,扎实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不断增强库区移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记者 廖升平 汤凯旭 廖文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