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泰宁在线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泰宁新闻网>专题专栏>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 正文
泰宁:全域旅游赋能老区振兴 以城带乡绘就乡村建设新画卷丨聚焦城乡融合发展 引领乡村全面振兴
2025-06-06 22:33:00    来源:泰宁县融媒体中心、泰宁县农业农村局   编辑:方玲   责任编辑:余艺 审核:陈启芳  

近年来,泰宁县以“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将全域旅游发展与城乡融合深度结合,通过“以城带乡”模式推动乡村振兴,先后斩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形成了“景美、业兴、民富”的生动局面,成为老区苏区乡村建设的生动样板。

走进朱口镇王坑村,整齐的房屋、精美的墙绘、荷花田等映入眼帘,吸引着学生、游客到这里研学、游玩。据了解,王坑村的农旅融合示范区以村内天然荷花塘为核心,依托夏季荷花盛放的生态优势,巧妙融入本土耕读文化、民俗风情元素。

朱口镇王坑村党支部书记、主任 卢远由:“融合村庄荷花塘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打造集特色农业体验、文化教育和乡村旅游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区,吸引更多游客来王坑村体验亲子游、农耕研学。

王坑村彩虹步道

作为泰宁县“千万工程”与全域旅游融合的缩影,王坑村农旅项目不仅是景观提升工程,更是乡村振兴的“引擎”。通过“村集体+企业+农户”模式,村内20余户农户将自家房屋改造成农家乐、民宿,预计年户均增收超3万元;村集体流转土地发展荷花种植、生态养殖,衍生出荷叶茶、莲子糕等文创产品,形成“观赏—体验—消费”闭环。

泰宁县农业农村局振兴工作站负责人 梁宇婷:“泰宁县坚持将旅游作为主导产业、生命产业来抓,全力打造城乡共建共融共享的全域旅游发展路径。以“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为主线,因地制宜发展田园山水游、民俗非遗游等模式,让乡村成为游客和本地市民休闲打卡的好去处。

从“景区旅游”转向“全域旅游”,让乡村成为旅游“新景点”。泰宁县以“微改造、精提升”激活乡村“沉睡资源”——大金湖畔的水际村,通过房屋立面“穿衣戴帽”、河道生态修复,从普通渔村蝶变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大金湖

北京游客 刘彬 :“本以为乡村旅游就是“农家乐+摘果子”,但泰宁完全刷新了认知!我们一家开车沿着环大金湖风景道走,从“少年红军小镇”到“耕读李家”,在“鱼悦水际”品尝了新鲜的金湖有机鱼,这种‘一村一韵’的设计,比逛十个同质化景点都有意思。

泰宁县水际村村民 蔡雪娇:“以前靠打鱼为生,现在开民宿,一年收入超20万!政府帮我们统一改造房子,教我们做旅游服务,游客来了都说比城里还干净舒服。

朱口镇泰宁溪朱口段安全生态水系项目,坚持“治水与造景并举”,沿河打造了亲水步道、休闲公园、湿地景观带等节点,串联起梅林戏、朱口牛会、青云塔等旅游资源。如今,碧波荡漾的溪流与古朴的廊桥、葱郁的田园相映成趣,成为村民散步健身、游客拍照打卡的“网红地”。

以旅定标,串起城乡锦绣风光,行走泰宁,处处是景、步步皆画。

泰宁县将景区标准延伸至乡村肌理,打造“点线面”全域旅游格局:在“点”上,培育“诗画大田”“红色岭下”等28个网红乡村;在“线”上,贯通环大金湖旅游风景道,串联森林康养、红色研学等4条乡村振兴示范线;在“面”上,全域推行“粉墙、黛瓦、坡顶、翘角、马头墙”的“杉阳明韵”建筑风格,通过以城带乡、以“公”带“民”模式,完成30余万平方米农房改造,连续8年跻身“中国最美县域”,成为“望山见水忆乡愁”的鲜活注脚。

泰宁县农业农村局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 梁忠连:

我们始终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金钥匙”,紧紧围绕打造“居者自豪、来者向往”的和美家园,坚持以“旅游+农业”为主线,构建“接二连三”的产业融合体系,创新举措,积极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效益,强化旅游品牌建设,提升旅游体验,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为新时代乡村发展谱写新篇章。(记者:廖升平)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主办单位:中共泰宁县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泰宁县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10-2016 zgtn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非转载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泰宁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投稿、​举报邮箱:tntv001@163.com | 举报电话0598—7832300 |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2023010551号
地址:福建省泰宁县杉城镇东洲路6号 | 邮编:354400 
| 您是第 1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