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赋能。近年来,泰宁县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现代化新方法,因地制宜推进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改造,推动农业产业以更高效的方式发展。 4月22日,走进新桥乡大兴村竹林示范片,一条绵延数百米的轨道犹如一条银色长龙蜿蜒在竹林间,竹山轨道运输机满载着笋农们砍下的竹笋往返于竹林间。 “现在是春笋收获期,自从装了这个轨道运输机后,一次可以运700斤左右,一天至少可以抵得上4、5个劳动力,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劳动负担。目前大概挖了4万斤,主要卖到周边地区,一年收入大概7万元。”新桥乡大兴村笋农杨英寿介绍。 新桥乡毛竹资源丰富,有竹林面积7.27万亩,人均拥有竹林面积8.34亩,年均采伐毛竹70万根,年可产鲜笋1.8万吨,各类笋族经营主体15家,年产值可达1.5亿元,笋、竹产业已成为该乡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自从新桥乡引进了竹山轨道运输机,不仅解决了因竹林山坡陡峭,笋、竹运输难和成本高的问题,还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打通了机械下田上山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新桥乡已铺设竹山轨道56条共18.16公里。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推广运用竹山轨道,努力解决本地偏远陡峭竹山地形复杂、灌溉难度大的问题,不断提高笋、竹种植水平能力,推进笋、竹产业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收益。”新桥乡林业站工作人员范文斌说。(记者 柯劭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