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泰宁在线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泰宁新闻网>泰宁旅游>文化艺术> > 正文
这里是历史文化名城——泰宁 | 兴建甘露岩
2025-04-13 20:02:00    来源:泰宁县党史方志室   编辑:方玲   责任编辑:杨阳 审核:陈启芳  

泰宁县正以其深厚的历史积淀与鲜活的文化传承,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街一巷,都镌刻着时光的印记,诉说着动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些故事,一起守护千年文脉,传承历史记忆。

今天来看——兴建甘露岩

也不知又过了多久,甘露岩又只剩下一座小小的草庵,庵中供奉着送子观音。庵虽简陋,却香火极盛,求儿祈女者络绎不绝。

相传,北宋状元叶祖洽的母亲,在叶祖洽尚未出世前,曾去甘露岩求子,并烧香许愿道:“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请您保佑我生养贵子,若能如愿,日后一定在此塑神修庙,岩有多大,庙修多大。”后来叶母生下叶祖洽,因缺少乳汁而请南会龚振之妻汤十三娘做奶妈。叶祖洽长大后高中状元,官至天章阁侍制,一品阁老。

叶状元官高爵显,一心想偿还母亲的夙愿,同时想以奶妈家的名义在甘露岩建庙,以报答乳娘的哺育之恩。但多次调集天下高明建筑师来甘露岩察看,见这险峻的地势,一个个望岩兴叹、溜之大吉。若干年后,叶母仙逝,其愿未遂。直至叶状元去世之后,他的儿孙再次上奏皇上,承蒙天恩,皇帝恩准,抽调了宫中一位斫头率领一批能工巧匠,为期一年,帮助修庙塑神。这支大军常年周旋于宫廷,雕梁画栋,艺绝天下,无所不能。此番,皇命在身,兴致勃勃的兴师南下,直抵甘露岩。但只见,在那群山环抱的悬崖峭壁之上,红岩嶙峋,怪石狼籍,地势坎坷,毫无立锥之地。斫头看后,他的心顿时凉了半截,暗自叫苦不迭,但他还是打肿脸充胖子,不肯认输,遂下令在茅草庵内安营扎寨,暂先备料,再谋良策。

备料开始了,附近村民,扛的扛,拖的拖,各种高级木料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但斫头要求甚严,稍有毛病就剔除不要,光挑出不合格的“废”料就填满了庵前的山坑,此处至今还叫“挑树坑”呢。几个月过去,木料早就够了。斫头昼思夜想,无计可施,因此,终日抑郁寡欢。叶府管家建庙心切,曾多次催促开工,都被以“木料不足”为由,一再拖延。有一天,斫头的徒弟上山报告说,最后的三根大木材到了,斫头一惊,怎么办?他冲出来对扛木头的壮汉说:“不行,再去挑好的来。”壮汉无奈地说:“不行就不行,休息一下再说。”只见壮汉用一根“丫”形铁叉往木头中间那么一支,将木头平稳地撑靠好,放开歇息。斫头见此情景,脑子不禁灵机一动,脸上即刻“由阴转晴”当众宣布:“赶快收下木头,准备明天开工!”大家面面相觑,莫名其妙。

叶府主事者闻讯,忙问斫头设计方案,斫头投其所好地说:“根据状元的‘葉’字(繁体),是一木顶四横,现在我要按岩形设计,来个一木支四楼,殿阁依势呈‘品‘字形建架,意为‘一品阁老’,整个建筑为一柱插地,不假片瓦,雕刻彩绘,不厌其精。庵前石径,一百个台阶九折一上,叫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叶府老少听后,惊喜不已,赞不绝口。就这样,斫头和工匠们大显身手,仅用了两、三个月的工夫便大功告成。时间一算,恰好一年期满,斫头带领着原班人马,得胜回朝复命去了。(作者:马凤元、陈 雄)

备注:本专题系列文章采编自历年作者作品,由县史志办供稿。本着对作者的尊重,未对原文删改。对于故事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请读者甄别把握。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主办单位:中共泰宁县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泰宁县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10-2016 zgtn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非转载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泰宁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投稿、​举报邮箱:tntv001@163.com | 举报电话0598—7832300 |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2023010551号
地址:福建省泰宁县杉城镇东洲路6号 | 邮编:354400 
| 您是第 1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