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规范设施农用地全流程管理,近日,泰宁县自然资源局联合县农业农村局,对全县设施农用地备案和后期管理情况开展实地检查,旨在强化耕地用途管制,严防“大棚房”问题,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检查组采取“三查三看”工作法,对县域内设施农业项目开展全方位体检。查备案程序,看用地审批是否符合备案流程;查用地规模,看用地范围是否突破备案红线;查土地用途,看是否存在“大棚房”等非农化倾向。 在梅口乡粮食产地烘干中心,工作人员对项目区11余亩设施农用地进行实地核查及数据比对,逐步核对用地范围、建设现状及农业设施配套情况。 “我们坚持‘服务跟着项目走’,在备案阶段就介入指导选址。”泰宁县自然资源局耕保股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已联合开展选址论证10余次,引导项目优先使用荒坡地、低效闲置地。”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备案材料不规范等共性问题,检查组建立“一项目一档案”整改机制,实行整改销号动态管理。同步开展“政策上门”活动,重点解读备案流程、用地标准及卫片执法要点。 据悉,此次检查覆盖全县9个乡镇,整体情况良好,针对个别项目存在的备案材料不规范等问题,检查组已现场指导整改。下一步,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将深化对设施农业用地项目全面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压实责任。同时,加强沟通协调,切实履行设施农业用地监管职责,严格按照相关文件和专项检查工作要求,形成权责清晰、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