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在泰宁县杉城镇丰岩村10kV丰岩Ⅱ回电力线路走廊下方,一场别开生面的植树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与往年不同,今年种植的树苗并非传统林木,而是经济价值高、耐火性强的油茶树。 植树现场,泰宁县青年创业协会会员卢恩花感慨道:“这是我第一次在电力线路下方种植油茶树这种经济作物。以前总觉得林木与电力线路交织会带来安全隐患,没想到现在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管理,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此次植树节系列活动由共青团泰宁县委和泰宁县自然资源局联合举办。其中,“朽株抽新芽,油茶置换育金山”活动是泰宁县自然资源局与国网泰宁县供电公司战略合作的重要项目。该项目通过将电力线路走廊下方的高杆植物置换为耐火性强的低矮油茶树,构建自然生物防火林带,既保障了森林防火和全县人民的可靠用电,又为林农增收,是泰宁县践行“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发展理念的生动创新实践。 “我们了解到县自然资源局与供电公司的合作后,觉得这是生态、经济、社会多方共赢的新模式。恰逢第47个植树节,我们结合这一契机策划了本次植树活动,希望以青年力量助力绿水青山建设。”共青团泰宁县委副书记林涛介绍。 活动当日,泰宁县“两新”领域青年、供电公司党团员青年、以及各乡镇团员青年共计60余人积极参与,大家干劲十足,种下的一颗颗油茶树,成为践行绿色发展思路的生动注脚。 泰宁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是油茶生长的理想之地。油茶不仅耐火性强,树皮厚实、枝叶含水量高,能有效阻挡火势蔓延,还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其籽加工制成的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被誉为“东方橄榄油”,深受市场青睐。 早在2024年,泰宁县就已完成210亩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今年年初,泰宁县水际村民委员会主动向电力部门发出合作邀请。2月21日,双方顺利签订《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协议》,开创了村“集体承包制”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新模式。 据测算,农户每亩油茶每年可增收1360元。泰宁县政府也积极出台支持政策,对种植后第一年验收合格的油茶林带给予每亩1000元的种植补贴。面对可观的经济效益,林农们参与热情高涨。越来越多的村民投身到电力线路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中,共同推动形成“林农受益、森林防火、林电共安”的多方共赢局面。 此次植树活动不仅是一次生态保护的实践,更是一次绿色经济的探索。接下来,泰宁县将探索更多生态与经济相结合的创新模式,以实际行动诠释“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深刻内涵,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记者 张显超 龚依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