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福建西北部的青山绿水间, 有一座千年古城——泰宁。 这里是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 被誉为“中国丹霞故事开始的地方”, 素以美轮美奂的丹霞美景、 保存完整的尚书古城等特色, 让许多人熟悉、关注。
泰宁县以文旅融合为引擎,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繁荣之路。 山水为媒,文旅融合焕新机 大金湖以水上丹霞为特色,拥有世界上发育最完整、种类最齐全、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丹霞地貌,被誉为“天下第一湖山”。上清溪、九龙潭等景区也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无数游客。 春天的泰宁,山花烂漫,湖水清澈,仿佛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近年来,泰宁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打造了一批高品质的旅游项目,梅花岛静心康养基地、金湖大道综合提升等项目建成投用,通用航空获得批准建设,全省首艘高端智能化电动游船“大金湖2号”投入营业,进一步完善“吃住行游购娱”要素,优化消费市场,丰富文旅供给,提升服务质量。 与此同时,泰宁县还注重将文化元素融入旅游体验中。 作为“汉唐古镇,两宋名城”,泰宁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古城内的尚书第,见证了泰宁的辉煌历史。为了推进文旅融合,泰宁将古城内乡村非遗博览苑、尚书第、梅林戏展示中心、红军街等资源串点成线,打造以“古城探寻泰宁文风,守望千年文化遗产,赓续红军精神血脉”为主题的文化旅游路线。 2024年,泰宁成功举办中国丹霞(泰宁)文化旅游节、福建省“三泰书香”全民阅读联盟、福建森林风景道旅游联盟推介、王者荣耀全国大赛南方大区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福州“三坊七巷”宣传周等文旅赛事活动90余场次。 同时,泰宁作为全国两个地方代表之一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培训班上作交流发言,梅林戏《关公怒·巧推》入选首届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并代表福建省进京展演,明清博物苑获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进一步擦亮了泰宁文旅“金字招牌” 。 田园诗意,乡村旅游领新风 泰宁不仅是一座古城,更是一片充满田园诗意的土地。近年来,泰宁县以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将农耕文化与书香气息完美结合,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成为研学写生、会议培训、职工疗休养的理想目的地。 春天的耕读李家,田野里绿意盎然,花香四溢。游客可以在这里参与农耕体验,感受播种的乐趣;也可以在静心书院里静心读书,享受片刻的宁静。 际溪村在保持丹霞、森林、田园、村落等风貌原真性的基础上,将耕读李家建设成集耕读文化体验、养生度假、田园生活为一体的“耕读文化”旅游目的地,年接待游客10万多人次、写生创作8000人次。 2024年,全县新发展特色民宿7家,阅山水舍荣获国家乙级旅游民宿称号;“百校十县”合作持续深化,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入选全省两岸青少年研学基地,全年接待研学写生、会议培训、职工疗休养等活动人数达18.8万人次、同比增长11.1%。 创新营销,文旅经济添活力 泰宁县不仅深耕本地旅游资源,还积极“走出去”,通过多种形式的旅游推介活动,向全国展示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提升泰宁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月21日,“沪泰情 泰宁行”主题直播在泰宁火热开播,资深媒体人晏秋秋以“文旅体验官”的身份,带领广大网友开启了一场精彩绝伦的“云”游泰宁之旅。据了解,此次直播超8万人观看,平均在线时长20分钟32秒,点赞量达2144.5万。 泰宁县以沪明合作为契机,加快推进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持续打响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旅游品牌知名度,创新特色旅游产品体系,不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让文化与旅游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去年,泰宁大源傩舞代表三明市非遗项目惊艳亮相2024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国际旅行商(福建)对接洽谈会暨“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文旅推介会,强势“出圈”,实力“圈粉”,向世界展示了泰宁的文化魅力和非遗风采。 泰宁旅游营销的新突破,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2024年,泰宁成功亮相海峡旅游博览会、福建旅游交易会等旅游节展,赴上海等重点目标城市开展旅游推介会35场次,在全国铁路2800个客运站进站口、3900余组动车组车厢、26万块视频终端展播泰宁文旅视频,争取加开经停泰宁列车613趟次,开行旅游专列10趟次,全年旅游接待人数1000.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86.1亿元,分别增长14.3%、17%。 未来,泰宁县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战略,以生态保护为根基,以文旅融合为引擎,进一步深化全域旅游发展,打造更具吸引力、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的旅游目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