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宁县本土题材红色电影《小宝心从军记》在泰宁影剧院举行全国首映礼。 据悉,影片由国家一级导演张建成执导,国家一级演员郭广平、马晓伟加盟出演,以1933年第五次反“围剿”时在泰宁县打响的新桥反击战为背景,讲述新桥反击战时期,前方硝烟正浓,后方苏区医院里,游家小少爷游宝心经历鲜血与战火的洗礼,从顽劣少年蜕变为一名红军战士的故事。 新桥乡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大源村、岭下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拥有岭下红色文化园、新桥反击战、红十三师指挥部、大源农会、大源游击队队部、红军防空洞、红军重要通道等红色遗址。 红色新桥 1是全县最早的红色根据地 1931年红六师率先解放新桥,新桥成立了各类组织和地方武装,成为全县最早赤化的红色区域。 2是红军重要部队的组建地 1933年,建黎泰模范少先师在新桥集体宣誓加入红军,师部设新桥;同年10月,红五军团第13师在新桥大源村重新整编。陈伯钧任师长,宋任穷任政治部主任。 3是红军往返闽赣作战的重要通道 在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新桥大源村是红一方面军来往闽赣两省的必经之地,红军部队常来往于新桥各地驻防休整或战斗。 4是第五次反“围剿”的主战场 1934年3月,第 五次反“围剿”期间,新桥爆发了泰宁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新桥反击战,战火从大源一路燃烧到岭下,战斗持续六天五夜,新桥许多仁人志士投身革命,此次战役有效迟滞了国民党军樊松甫部队和汤恩伯部队合围建宁的行动,为红军主力部队转移争取了宝贵时间。 近年来,新桥乡积极融入全县影视产业发展大局,积极对接各类影视创作和拍摄团队,成为影视拍摄热门取景地。从政法微电影《妈妈的书包》到革命历史题材微电影《木头家书》,再到红色题材电影《油菜开花七寸心》《小宝心从军记》以及各类宣传片、纪录片,许多取材于泰宁新桥乡的影片画面在屏幕前一一“亮相”,进一步提升了取景地的热度。 接下来,新桥乡将进一步挖掘本地红色、绿色、古色等资源优势,不断完善影视拍摄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积极探索“影视+文旅”产业相互融合的发展之路,以此促进当地百姓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