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朱口镇以林长制为总抓手,积极践行“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理念,充分释放林业生态经济效益,切实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同步提升,打造生态美、百姓富的绿色乡村。 “筑巢引凤”,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依托朱口镇地理位置、林业资源以及产业优势,深入推动竹制品产业发展,打造省级竹木产业工业园龙湖工业园区。先后投入1.8亿元完善园区主干道路、标准厂房、路网、电网、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引进政泰、鑫玥、宇鑫等竹制品上下游企业23家入驻园区,打造特色产业全链条竹制品上下游产业链。目前园区已完成实现“原竹进园,成品出园”的竹制品生产加工链条,主要生产竹压板、砧板、活性炭等产品,年产值超过5亿,带动劳动就业500余人,目前已成为我县最具活力的竹制品产业园。 因地制宜,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模式” 朱口镇党委、政府围绕“发展一项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充分考虑森林资源、地理优势、气候条件等因素,积极探索林下种植产业,做活林下经济。经过党委、政府充分的考量后,决定在音山村发展黄精种植特色产业,音山黄精谷计划种植黄精1000亩,建设黄精烘干存储加工标准化厂房1座。林下种植黄精,一方面可以通过除草施肥,促进林木生长,另一方面通过聘请村民黄精种植到后期管护,为村民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创新方式,林权改革引领村民“致富路” 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带动全村村民致富,朱口镇里家源村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组织全村村民112户502人,整合现有2270余亩林业资源,投入资金200万,成立泰宁县里家源林业专业合作社。 自合作社成立以来,里家源村开始大规模、规范化的开展人工杉木林种植,聘请林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通过造林、抚育、施肥等环节带动村民增加收入,进一步落实“耕者有其山”,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同时,朱口镇党委、政府积极对接上级相关部门,给予森林抚育相关政策支持,仅2023年一年完成村民户均增收1万元。 下一步,朱口镇会持续开展“林长制”工作,在“林”字上精准发力,着力打造高质量林业产业,推动“林长制”走向“林长治”,谱好“绿色”发展曲,绘就朱口生态文明新画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