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展示金溪流域的自然山水和沧桑巨变,从艄排工视角讲述金溪以及池潭村的精彩故事,2021年,泰宁县开善乡决定在池潭村建设福建省首个以“艄排文化”为核心主题的村史馆。 艄排是旧时的水上集运的一种方式,主要由木材或毛竹装排,既是运输工具,又是货物。泰宁金溪流域有着丰富的林木和水利资源,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这些木材大多是扎成木排,经金溪流送到顺昌、南平、直到福州,支援国家建设。艄排工作为一种特殊的群体组织,一生与急流抗争,与险滩搏斗,群体内部逐渐形成了特殊的组织结构和行业规范,具有相应的群体意识和性格特点,并产生了独特的行业文化。1980年,金溪芦庵滩建成池潭大坝,金溪被大坝阻隔,艄排随之消失,成为了历史。 为建设好艄排文化主题馆,开善乡从县档案馆查阅到了何为金溪、“芦庵滩十八滩,滩滩都是鬼门关”的典故来源、池潭库区移民史、金溪女将的各类照片,以及记录和反映池潭村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的大量档案资料,挖掘整理出反映池潭农耕文化和村社会发展的老物件、老照片,收集到当年由中央电视台摄制并播出的纪录片《金溪女将》、排工证,以及艄排崇拜、祭祀、禁忌等文献资料。这些重要档案资料为建设艄排文化主题馆提供了重要依据。 2022年3月,泰宁“水运年华记忆馆”完成建设。该馆通过构建“源•逐水而居”“郎•凌波踏浪”“排•独树一帜”“脉•赓续重生”“竞•潮头勇立”这五大展陈内容板块和独具特色的水运文化体系,并运用故事化、场景化、艺术化等多元表达方式,鲜活呈现水墨山水意境的整体画风和虚实结合的记忆氛围,形成一个集历史感、乡愁感和穿越感为一体的主题故事馆,成为池潭村史记忆复刻地和金溪水运文化展示地,让不同受众深刻体验金溪艄排工群体“勇立潮头,搏击风浪”的豪迈精神和池潭村厚重独特的在地文化。 据不完全统计,泰宁“水运年华记忆馆”建成至今,接待了省内外参观人员8000余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