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不要将手机验证码随意给别人、不要轻易回拨陌生号码,心中牢记银行卡号、密码都是不能外传的。”“一定要在手机里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注册成功登录后,点击‘诈骗预警’里的‘立即开启’,就可以开启全方位诈骗预警了。”近日,在泰宁县大田乡法治长廊里,“蒲公英”普法志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社区矫正对象普及常见的诈骗手段及防诈骗的方法。 “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在说理亭为群众解读《民法典》 育好点,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我们定期在法治长廊开展案例普法活动,告诫社区矫正对象保持清醒认识,做到不听信、不轻信,提高自身防范能力,坚决不参与网络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增强社区矫正对象的守法意识。”“蒲公英”志愿者廖家炜说。 法治长廊是“蒲公英”志愿者们进行法治宣传的阵地之一。近年来,大田乡不断扩大“蒲公英”普法志愿者的服务阵地,强化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建造法治文化主题公园、法治文化长廊、禁毒教育基地、安全文化示范园10余处,通过法治雕塑、法治宣传版面、法治标语等形式推动法治文化、本土文化和红色文化深度融合,做到群众喜欢看、容易懂、能分享,让群众在散心、游玩之余收获法律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法治文化,实现普法教育多样化。 家门口普法阵地也成为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的直接通道。为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大田乡积极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充分盘活阵地资源,依托各村的休憩凉亭为百姓搭建说理议事平台——说理亭。在此基础上,充分探索建立“蒲公英+说理议事”普法模式,规范“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务,积极将“蒲公英”普法活动和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助力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选对人,打造普法示范队伍 “虽说竹山便道经过你家,有点影响,可竹山便道开通后,你家的笋和毛竹下山不是方便多了,何苦阻拦,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谁家有事不都互相帮衬着,没必要为了这点小事坏了感情。”廖家炜苦口婆心地劝慰矛盾双方。 廖家炜还是大田乡“说理夜谈服务队”的一员。前些天,在大田乡说理亭,廖家炜与村民们围坐一起找出矛盾焦点,最终,邹某与黄某因竹山便道引起的纠纷得以妥善化解,双方握手言和。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在大田乡,各村纷纷组建起由乡(村)村干部、乡贤、“五老”人员、致富能手、法律明白人和法律带头人等组成的“说理夜谈服务队”。为达到“解决一件,教育一片”的效果,大田乡将“说理夜谈服务队”队员发展成“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帮助群众解决实质性的矛盾纠纷之余,在释法明理的同时积极普法。 此外,法律顾问、司法所、综治办等专业工作人员不定期进行说理业务培训,充分发挥这些人威望高、影响力大、热心公益事业等特点,着力提升队伍依法办事的能力和业务水平。以唠家常、论是非的方式,收集问题线索,及时反馈信息,依法依规调处矛盾纠纷,不断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用活分,激发参与服务热情 “这个季度我化解了3起矛盾纠纷,还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总共获得积分63分,用积分免费兑换了牙膏和洗洁精。”“蒲公英”普法志愿者杨某拿着自己的积分兑换卡笑得合不拢嘴。 近日,大田乡文明积分商铺内人头攒动,当天季度文明积分兑换,村民们排着长队进行积分兑换活动,工作人员在核对积分后,逐一为村民进行兑换。 为充分发挥“说理夜谈服务队”参与说理议事、法治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的积极性,大田乡利用“文明积分商铺”,推行“法治积分卡”积分激励机制,细化积分细则,每季度可凭累积的文明积分免费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农特产品、文创产品等,激发“说理夜谈服务队”参与热情,提高说理议事成效,助力乡风文明建设。截至目前,全乡参与积分兑换达360余人次。 “蒲公英+说理议事”不仅是一支群众身边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队伍,也是大田乡乡村治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自2021年以来,全乡已搭建说理亭11个,覆盖率达到100%,累计开展说理议事100余次,调解各类矛盾纠纷62起,居民满意率98%以上,开展普法宣传活动150场次,引导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