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泰宁县新桥乡岭下村,秋云飘逸,溪水潺潺,房屋错落有致,宽阔整洁的道路上红旗飘扬,到处都能感受到浓郁的革命气息。 1999年7月7日,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新桥乡岭下村调研,提出了“三个不要忘记”,即不要忘记老区、不要忘记老区人民、不要忘记“五老”和这些革命老干部。 20多年来,新桥乡党委始终不忘初心使命,时刻牢记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主动担当作为,以革命老区基点村岭下村为示范,以党建为引领,以乡村发展为根本任务,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强持续发展动力,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奋力书写多彩新桥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发展红色旅游 促进融合发展 新桥乡是一方红色热土。早在1931年6月,新桥乡就建立了红色政权。 1933年10月,被中革军委命名为“坚师”的红五军团第十三师在此成立。新桥反击战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重要战役之一,也是在泰宁境内进行的最大规模的一场战斗。现在还保留着苏维埃政府旧址、战壕等革命遗址,其中大源革命旧址群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源村是三明市首批“中央红军村”,岭下村被推荐为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参观学习点。 在岭下村“一杯米酒的老区情”主题展厅内,一幅幅图片、一册册书籍、一段段视频,记录着一件件真实的红色过去。 1931年6月,岭下村建立红色政权,燃起星星之火。1934年3月22日—27日,第五次反“围剿”战役中,岭下村发生激烈的岭下阻击战,村内共有28名先进代表参加了革命斗争,6名同志光荣牺牲。战后,岭下几乎成了废墟。 改革开放后,岭下村被确立为中央苏区基点村,列为红色文化保护单位。 近年来,在新桥乡党委支持下,岭下村深挖自身的红色资源优势,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盘活资产资源,推动红色旅游、红色研学产业发展,做好“红色+文化+产业”特色发展文章。陆续保护开发了红军食堂、老游击队员之家、家风家训馆、“三个不要忘记”主题馆等革命历史景点,吸引了众多游人慕名前来参观,重温曾在这里发生的红色故事。 游客来了,人气旺了,岭下村抓住机遇,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鼓励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生态种养产业,把高山红莲、优质稻、黄桃等土特产品卖给游客、卖到山外。 现如今的岭下村,村民的生活条件、居住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带动了农产品的销售,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岭下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擦亮生态底色 书写绿色答卷 2022年,新桥乡党委被授予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三明实践基地首批实践点。新桥乡以此为契机,积极探寻生态兴乡发展路径,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全乡经济建设的全方面各领域,用生态促进发展,将发展融入生态,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相促进的新路子。 要想种出“摇钱树”,护林是必须做好的“答卷”。新桥乡不断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加强森林资源保护,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生态林业的转型。以高山蔬菜为例,新桥乡大力扶持高山蔬菜产业发展,把高山蔬菜作为促进林农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不断扩大种植规模。目前,全乡共有高山蔬菜260余亩。 点绿成“金”,深挖林业潜力。笋竹产业是新桥的一个特色产业,目前全乡已种植笋竹丰产示范片1106亩。现在,在新桥乡的山间,可以看到一个个轻轨“小火车”从山上飞驰而下的“壮观”景色,这是新桥乡为了解决竹山交通难题而建成的竹山轨道设施,进一步推动竹产业发展。 新桥乡乡长童建辉表示,“我们将持续在管、护、治上持续下功夫,聚焦用绿兴产业,紧扣‘活绿’促发展,进一步释放涉林产业发展‘潜能’,推动资源变资本、活树变活钱、青山变金山。” 除此以外,在基层治理上,新桥乡在全乡范围开展“乡村治理我带头,争做星级领衔户”活动,积极构建“一级网格党支部+二级网格党小组+三级网格领衔户”的三级网格体系,按照“一块领衔户铭牌、一个监督电话、一本工作记录簿”的要求,引导其主动亮明身份、当好标杆。 同时,新桥乡采取“群众点单、支部派单、领衔户接单”的模式,将收集到的群众诉求建议形成需求清单,由村党支部分类派单。领衔户接单后,与村两委共同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此外,通过“头雁行动”储备后备人才37名。换届以来,新桥乡共回引20名在外优秀人才回村任职或经商,发展米酒、特色种养等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记者 熊明欢 李少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