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泰宁在线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泰宁新闻网>头版头条> > 正文
泰宁:一碗擂茶香 暖暖乡土情
2023-08-21 11:20:00    来源:泰宁县融媒体中心、大龙乡   编辑:童凌娟   责任编辑:杨阳 审核:肖剑光  

8月20日,在泰宁县大龙乡大布村村民杨春花家中,邻里街坊齐聚,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杨春花正在忙着给大家制作擂茶。

杨春花和女儿杨桂芬(左)一起制作擂茶

今年50岁的杨春花自小跟着家里长辈耳濡目染,熏陶其间,擅长制作擂茶。

延续久远 情义浓浓

泰宁大龙擂茶属客家擂茶系列,历史悠久。泰宁气候温润、山多林密,盛产各类“土茶”,有菖蒲、艾草、车前草、苦丁茶、鱼腥草、铁皮石斛、金线莲等数十种。据说是客家先民在流迁过程中,跋山涉水,历尽艰辛,为预防疾病,经常采集清热解毒的青草药茶研磨制饮,是较早的擂茶。

“走东家,跑西家,吃擂茶,打哈哈,来来往往结亲家……”擂茶做起来热闹,吃起来也热闹。大龙人热情好客,擂茶是当地乡民待客的传统礼节,也是招待宾客最珍贵的礼物。每逢婚嫁寿诞、乔迁满月、亲朋聚会,哪家遇到喜事,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的,主人都会很热情招待。

杨春花边擂边不断给擂钵里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药等,直至把它们捣烂成茶泥。倒入骨汤,撒入适量的炸米花,袅袅升腾的热气伴随着茶香,可口的擂茶就制成了。

“擂茶其实是一项累人的活,相当考验臂力,手中的劲道和茶钵的吃力,只有制作擂茶的人才能明白。而且不同人制作口味也有差异,因为调配的方式和研磨的时间因人而异。”杨春花说。

大龙擂茶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和客人的口味调整配方,如冬天寒冷,可加生姜、肉桂;秋季风燥,可用菊花;还可加入豆米花生、粉条干果之类,口味多种多样。由于食材丰富,乡民们不说“喝擂茶”,而是说“吃擂茶”,一碗下肚解渴又解饿。

接力传承 地道风味

近年来,杨春花经常参加各地的非遗文化展示活动,把家乡的味道带给更多人品尝。

今年7月,杨春花的女儿杨桂芬也跟随大龙乡文旅推介团走进上海开展“沪动泰宁”文旅推介会活动,邀请上海市民一同参与擂茶制作,体验制作擂茶带来的乐趣,感受非遗美食文化的魅力。

杨桂芬今年25岁,就同她一样也延续着老一辈的传统。昔日那个在灶前灶后围绕着妈妈学做擂茶,等着妈妈做完了炒米还要抢着帮忙摊凉的小孩,如今也和妈妈一样,熟练恰当地操纵着擂茶杖,调制着各种配料。锅碗瓢盆的碰撞、擂茶技艺的切磋研讨,母女同心协力制作出一锅香飘四溢的擂茶,散发着恰好的热度,温暖了吃茶的客人。

杨桂芬还热心关怀留守儿童的生活,走进校园向孩子们展示大龙擂茶的制作方法,耐心地讲解擂茶制作的原料、功效和文化。孩子们亲自动手制作擂茶,零距离领略传统的魅力,对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擂茶为媒 邻里情深

大龙擂茶这个流传久远的民俗,在当地乡村文明中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这条情谊纽带紧紧连接着乡邻。

杨春花是大布村的妇联主席,为了促进家庭和谐,丰富妇女的精神文化生活,她建立了“擂茶微家”。在擂茶会上,杨春花与妇女群众面对面聊天,事无巨细、知无不言,在“家长里短”分享中,帮助协调解决矛盾和困难。

“擂茶会”变成一堂“家教课堂”,妇联干部借助“擂茶会”契机向妇女群众传递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妇联工作,勉励她们自立自强,弘扬好家庭美德,传承好家教家风。

“我们会不定期组织村民聚在一起做擂茶,特别是传统节日。一方面是弘扬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是想以擂茶为媒,叙邻里之情,拉近村民之间的距离。”杨春花说。(记者:刘清香 熊明欢)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主办单位:中共泰宁县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泰宁县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10-2016 zgtn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非转载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泰宁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投稿信箱:zgtnzx@163.com | 举报电话0598—7832300 |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2023010551号
地址:福建省泰宁县杉城镇东洲路6号 | 邮编:354400 
| 您是第 1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