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泰宁在线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泰宁新闻网>最美泰宁>最美乡村> > 正文
重访老虎际 情系吊脚楼
2023-08-20 22:40:00    来源:本文转载自美篇@梅歌   编辑:方玲   责任编辑:童凌娟 审核:肖剑光  

46年前,

曾在泰宁县大龙乡老虎际住过一宿。

虽为大龙人,但其间再未去过。

3d1e42f6c091b3fcfc15df5f64eb5a10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最近,拜读了张怡辉先生

《印心崖下老虎际一一

讲求“天人合一的古寨村落”》

及网上热播的短视频

《暖菇小背篓回家看看》后,

引发了尘封多年的美好回忆,

激起了再访老虎际的欲望,

于是便携老伴和孙子驱车前往。

出城沿梅大公路西行40分钟,过桥右拐,便上了通往老虎际的村道。当年坑洼的泥沙路已变成平坦的水泥路,两旁树木遮天蔽日,右侧小涧流水潺潺,关掉空调,按下车窗,清风入座,很是凉爽。上几个坡,拐几道弯,就到了老虎际脚下。当年的夯土晒谷坪成了石板铺就的停车场,但并不见有车辆停放。孙子疑惑:“这是什么景点,怎么不见人呀?老虎际是不是有老虎?”老虎际,原为龙虎际。因其地理神奇,风水绝妙,朱雀玄武筑楼房,白虎青龙蕴吉祥而得名。

994ccde282edd94b0701455046565203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老虎际因其独特建筑一一吊脚楼,而引得关注。巍巍吊脚楼,百年风雨中,依山傍谷就势而造,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奇妙而壮观。吊脚楼,就地取材修长杉木撑起搭台,分两三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做居室,底层或堆放农具杂物,或为禽畜圈舍,既不损地表原貌,空间又得以充分利用,彰显了人与自然生态共存的美好,也表现出先人们的勤劳和智慧。

d7d1f845877536ff5086a5db8cb8ed67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沿着蜿蜒的石板路拾级而上,望着这些似曾相识的吊脚楼,感慨万千。时过境迁,随着城镇化推进和人们对现代生活的追求,原住民全都迁往他处星散而居,人走楼空。睹物思情,虽然烈日高照,汗流浃背,但心生凄凉。再奇的山水,再美的屋宇,没了人气,也就神韵无存。

老虎际原住有40多户,260余人口,建池潭水坝前属大布公社官江大队的一个生产小队,算得上是非常兴旺、热闹的村子。

8537d5761e10b757c24c6f63dc770f07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当年,政府竭尽全力把学校办到家门口,为的是让贫下中农的孩子有学上,(如今家长尽其所有把家安在校门口,为的是让子女上好学)官江村办有初中班,我高中毕业就去那当民办老师,有缘结识当时官江大队老虎际梁顺标老支书,他与我父亲是世交,老支书德高望重,是60年代初的省劳模,感觉对其他人很威严,但对我却一脸和善,总是笑咪咪地戏称我“廖先生”,让我不知如何是好。一天下午放学后,老支书来到学校笑咪咪地招呼:“先生,走,去我家吃油饼!”听说老虎际盛产茶油,茶油炸油饼是最佳待客。于是坐上手扶拖拉机“突突突”就出发了,半个多小时后拖拉机停在了村脚的晒谷场上,踏上石阶,油饼浓香便扑鼻而来。

依稀记得这就是老支书的住宅,这里人丁兴旺,每家都有四、五兄弟,老支书也是儿孙满堂,在吊脚的阁楼摆了两张八仙桌吃饭。开饭了,带着油香、热气腾腾的的油饼端上一大盆,“你多吃几块,我们是常吃的……”老支书笑而不吃,慈祥地看着我吃。说是吃油饼,但主要还是喝酒。这地方民风纯朴,热情好客,家家户户自酿米酒,而且男女老少酒量超凡,往往一家来客户户招待。谈笑间,支书家已围满了人,饭桌上多出了四、五个酒壶,“老师,先生,尝尝我家的,也喝口我家的……”热情豪爽的邻居争相往我碗里斟酒,刚走出校门的我哪招架得住,没几下就满脸通红,晕头转向了。本以为“晚宴”就此结束,没想到这还未进入高潮,这里的“村规”是无酒不成宴,无拳不散席,饮酒猜拳是当时村民娱乐解乏消除疲劳的主要方式。互敬一圈之后接着猜拳,”四季发财……五子登科……六六大顺……”酒令声、欢笑声在夜空中久久荡漾、回响……当年老虎际的夜晚热闹,温馨,和谐。

678d94027d98e4b00472f1124a991277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好像那夜就睡这间屋。“哞……哞……”床下牛叫声把我从美梦中唤醒,吃力地睁开眼睛,晨光从壁缝穿射进来。披衣起床,吱呀一声推窗而望,层层叠叠的瓦屋面上凫凫炊烟缓缓溶入晨雾,缥缥缈缈,空气中弥漫着各家各户散发出的米汤的清香,置身其中,婉若仙境。锅碗瓢盆声,劈柴碾米声,犬吠鸡鸣声,相互问好声,婆媳争辩声,布谷鸟叫声……好一首悠扬动人的村寨晨曲。当年老虎际的早晨,清新,欢快,忙碌。

孙子的呼喊声把我从美好回忆中拉回,继续登顶。

村顶是梁氏祖屋正座龙脉,背靠龙王岩,面朝大金湖,门前整出了块难得的平地,庄严而神圣。站立屋前,全村鳞次栉比的吊脚楼尽收眼底,顿生一览众山小之感。

屋檐下挂着的红灯笼,门前迎谱仪式红横幅,在这绿树环抱,古老沧桑的寨子里格外显眼,更让我心头一热。

606649ac8dd23789bb1fd4c422fff304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泰宁人信奉三教合一,祖厅照例供奉天地君亲师,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太上三元三品三官菩萨,配以土地和本家先祖神位。据了解,老虎际人现在虽然散居各方,但每到春节、清明等重大节日都会回到祖屋敬神祭祖。为不忘祖恩,告慰先祖在天之灵,启迪后生愤发向上,去冬他们续修了族谱,今年清明在这举行了隆重的迎谱祭祖仪式,感觉厅堂中香火余温犹存。

干栏依势崇龙脉,共处人神吊脚楼。

老虎际人杰地灵,人才辈出。历史上太守开基,秀才登科。解放后昔有省劳模,今有省人大代表,还有多名科级干部。恢复高考后小小的寨子里更是出走出了30多位(不知是否有前文提到“小酒窝”的子女)大中专生。其中有浙大博士、万米深海操控实验领军人梁艺鸣,厦大工学博士梁忠生,还有梁宝生、梁泰明、梁观成等多名985大学硕士研究生。究其原因,我想是与其敬天畏地、礼神爱国、孝亲尊师的优良民风分不开的。

缓缓走下石阶,抬头回望,但见林中翠竹盖坡沟,绿树葱茏隐吊楼,思绪万千。她定是回不到我记忆中的“繁华”了,但愿从这里走出的学子、贤达不仅常回来看看,更要参与进来干干,发挥聪明才智,让其早日展现另一种“繁华”!

老虎际,你不想来看看吗?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主办单位:中共泰宁县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泰宁县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10-2016 zgtn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非转载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泰宁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投稿、​举报邮箱:tntv001@163.com | 举报电话0598—7832300 |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2023010551号
地址:福建省泰宁县杉城镇东洲路6号 | 邮编:354400 
| 您是第 1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