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泰宁在线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泰宁新闻网>泰宁旅游>文化艺术> > 正文
乡土泰宁丨泰宁地域文化简义(上篇)
2023-06-15 15:26:13    来源:县委党史方志室   编辑:方玲   责任编辑:杨阳 审核:陈启芳  

文丨江茂求

开头语

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余秋雨

泰宁的县名

1、说文解字:“泰”是易经六十四之第11卦。《泰卦》的卦象为乾(天)下坤(地)上,卦辞:“天地交,泰;后以财(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泰即“天地交”, 大意是说“泰”即天地阴阳二气交通往来,双向互动;而君主要效法天地沟通之道制定法则,应合天地之道,指导、统领百姓。

而“宁”本作"寧",意思是有饭吃、有房住、儿孙满堂,心里就安宁了,代表老百姓安居乐业、人丁兴旺。

“泰”在汉字的意思是平安,安定;“宁”本义也是安宁、平安。“泰宁“二字,自古以来都是表达相似的意思,只不过适用的对象不同,一个是国(泰),一个是民(宁)

2、“泰宁”一词源自于东汉著名经古文学家马融所著的《忠经》第六章《兆人章》“天地泰宁,君之德也,君德昭明,则阴阳风雨以和,人赖之而生也”。天地安泰祥宁,是君王施行仁政的高尚道德,君王的德行昭示四方,天下就会阴阳和谐、风调雨顺,人民就有生产生活无忧的依赖。

天地是最大的阴阳,君王是承天接地的,君王的德行,不仅要求调和自然界的阴阳和合、还引申到政治上的君主体察下情,臣民下情上达,社会管理上的君子道长、小人道消,等等。历朝历代君王都将“天地泰宁”作为政治理想和执政追求。得泰宁者得天下,天地泰宁为君之责。

3、县名由来:北宋元祐元年(1086),朝廷接到泰宁籍状元叶祖洽托请张汝贤的奏请,要求为闽西北的小县“归化”更名。

为什么更名?叶祖洽《诏改泰宁县记》“习俗淳厚,特为奇秀”、“ “家家自以为屈宋,人人自以为邹枚,身起笔墨,致位卿相者时时有之”,“名为归化,诚有负于兹土”。

刚登基的哲宗皇帝只有8岁,其祖母高太后垂帘听政,她希冀孙子执掌的新王朝仁德仁政、风调雨顺、政通人和,叶祖洽描述的盛景,正是她心目中理想的大同世界,于是慷慨地将阙里府号“泰宁”御赐给了这个闽西北小县。

为什么使用“泰宁”二字:一是《福建通志》所说的“嘉其郁郁近鲁”,“泰宁”为阙里府号,这个县尚学之风、人文成就与地理风俗与曲阜相近相似;二是《宋史·兵一》记载:“开宝七年,泰宁军节度使李从善部下及江南水军凡千三十九人,并黥面隶籍,以归化、归圣为额”,宋太宗赵光义曾担任泰宁军节度使,更名泰宁是响应太宗仁政的善举;三是“泰”卦坤(阴、女)上乾(阳、男)下的卦象,既传达了政治清明、言论畅通的执政理念,也侧面反映了临朝称制的高太后对权力和朝廷的控制欲。四是“杉(三)阳开泰”谐音的引伸。

结论:泰宁县名是《易经》智慧、《忠经》君王思想、皇帝治国诉求的结合体;

地如其名,900多年来,泰宁的人文精神正如“泰宁”二字一般,始终镌刻与流淌着天人合一、和合交融的品质;

泰宁二字,出自经典,品格高贵,代表了天地人的至高智慧,是泰宁地域文化与人文精神的高度凝结。

泰宁的历史

以数字说历史:

①5000年历史——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活

②2000年文明史——西汉初期,闽越王无诸开基泰宁;

③1260建制史——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泰宁正式建镇;

④1060年建县史——南唐中兴元年(958年)归化升镇为县;

⑤800年科举史——从唐代(公元875)泰宁产生第一个进士李恒足,到清朝最后一个进士李应机(1724),历时850年之久;

⑥千年古城史,宋以前,泰宁县城位于城西蓦湖坳,宋朝初期,请风水先生范越凤找龙脉,规划县城,搬到现址炉峰山以东;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泰宁建成完整的城墙,距今也460年了;

⑦300年动荡史,从顺治三年(1646年)清兵入关至泰宁解放(1950),历时300余年,泰宁屡遭兵祸、匪患、天灾,造成人口、生产、科举凋零;

泰宁历史的划分:划分历史时期的方法有很多,这里以泰宁的人口、生产、科举三大指标为考量依据,对泰宁历史的兴盛轨迹大致划分为五个阶段。

蛮荒期:距今5000年至唐以前。新石器时代就已有人类在此生活。朱口盆地的龙湖赤滕岭发现了人类活动遗址与文物。

唐以前,泰宁与福建大部分地方一样,处于漫长的人类文明文化的蛮荒期。在中华文明史开启的2000多年时间里,正规的史书上没有泰宁的记录,只知泰宁与周边邻居一样,周代为七闽之地,春秋属越国,秦属闽中郡。

在以后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中华文明历经兴盛更叠的1000多年里,泰宁也只是属于辽阔的南蛮之地不知名的山区之一,甚至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名与区划。

在这漫长而平静历史长河中,也有几朵传说中属于并让泰宁人欣喜的小浪花:越王室南逃至福建一带建立闽越国,闽越王无诸或其子孙在泰宁狩猎、建行宫,无诸死后埋葬泰宁城西苦株坑(无诸坑)。

西汉末年,梅福在栖真岩炼丹,留下梅真人祠与丹炉,泰宁是道教炼丹术入闽的第一站。

三国时期泰宁属吴国建安郡,泰宁为其下辖的10个县之一的绥安县,县治在建宁,这10县有7县在闽北,说明闽北比闽南更早开发。

拓荒期:唐后期、五代。出现了明确的行政区划,史书上可以找到属于泰宁的记录。

唐贞观三年(629),置金泉场;

武后垂拱四年(688)金泉场从邵武县分出改属将乐县管辖,改名金城场,场治在泰宁;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金城场分归化、黄连两镇,归化即今泰宁;

后梁开平三年(909)王审知封闽王,任其尚书左仆射邹勇夫镇守归化,由此而屯垦开化;

南唐保大四年(946),归化镇改名为归化场;

南唐中兴元年(958)升归化场为归化县,从此,泰宁正式成为县级行政区域。

鼎盛期:两宋,最是辉煌两宋时。五代时期,饱受战乱、颠沛流离的南迁中原汉人翻过大杉岭来到泰宁这块远离战火、荒无人烟的山间盆地,找到他们梦寐以求的生存与精神家园,开始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带入了中原的农耕技术与人文文化,耕作开发泰宁,使泰宁迅速开化发展起来。北宋时期,泰宁人口增长、农产发达、财力强劲,成为闽中望县(《诏改泰宁县记》:由“烟火仅百家”发展为“民户三万,所出赋万缗”)。南宋偏安南方,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南移,把泰宁历史推向了最鼎盛的高度,两宋特别是南宋是泰宁群英荟萃、名贤辈出的时期,出现了“隔河两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科举盛况,让天下人刮目相看。

主要历史事件有:诏改县名、隔河状元、五魁扬名(宋庆元五年1199年,为纪念泰宁学子在全省、全国科举中勇夺头魁的五魁坊落成,着实让泰宁人自豪、振奋)、岩寺兴旺(包括现有四大名岩甘露、醴泉、天台、宝盖在内的大部分岩寺都建成并有高僧住锡,同时,这一时期的科举进士的读书人也都有岩穴读书的经历,不管是真有灵验还是心理迷信,泰宁丹霞岩穴与泰宁人文紧密联结在一起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三贤寄寓(杨时、李纲、朱熹在泰宁避难、隐居、游学,成就了泰宁“两宋名城”辉煌,同时,平和宁静的泰宁也为三位人文巨擘成熟完善自己的思想体系提供了平台)。

衰微期:元明时期。高从周、高日新踞守石辋大峡谷的南石寨与钟石寨抗元四年之久;元代歧视汉人、徭役沉重、高压防范,造成人口减少五成以上,生产力凋敝,科举没落,没有考中一个进士。有名姓、年榜的举人仅3人,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元实,才思敏捷、文词优美,其作品有洛阳纸贵的美誉,其《春江十咏》流传至今。

明代泰宁经济、社会、人口发展较快,在科举、文化与城市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比如: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开始建设的城墙奠定了泰宁县城的模型,国宝尚书第、世德堂及古城内绝大部分的精美建筑也是在这一时期建成的;泰宁出了何道旻、伍宁、李春烨、江日彩等历史名人。明代城市建设与文化发展奠定了泰宁人文的基调:宋风明骨。即文化的精神内髓源自宋代,城市的格局、区域分布、治理结构在明代定型。泰宁的关山阻隔与重农抑商使泰宁开始被江河海洋主导的工商经济边缘化,封闭抑制了泰宁对外交流与自我发展,科举也没能再现两宋时期的辉煌,进士仅8人。

动荡期:清初至解放前。清兵入关(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南石喋血,死万余人,有钱人、读书人尽殁,造成泰宁人口经济文化出现严重断层,清朝360年,泰宁仅中进士1人,而经济精英阶层的丧失,造成数百年泰宁县城无法大规模改造建设,反而使得泰宁保留了“江南明城”的遗存。咸丰同治年间(1857-1864)太平军三进泰宁达7年之久,军纪松驰,时有扰民之举,甚至真假太平军烧杀劫掠,民愤很大,以至于有“长毛贼”的恶名,加之瘟疫横行,再使泰宁人口锐减;民国过后,军阀混战,匪患猖獗,泰宁的边缘乡镇几乎都有土匪盘踞,许多人流离失所、家破人亡;1931至1934年,红军三进三出泰宁,播下了革命种子,泰宁成为当时的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泰宁成为中央苏区的东方门户、东方军战略指挥中心、红军重要部队和将领的诞生地与锤炼地。但由于时间短,没有产生泰宁籍的将领;红军长征后,泰宁的匪患依旧严重,泰宁的人口、经济、文化长期在低位徘徊。

结论:泰宁有数千年的文明沉淀和千年建县史,相比许多周边邻居来讲,有更多可圈可点的文化轨迹;

泰宁是典型的农业社会,耕读是泰宁先人崇尚的理想境界,也是泰宁地域文化的主流;

泰宁没有经历先秦诸子百家这一中国文化巅峰的洗礼,也未参与秦汉、隋唐第一、第二帝国的文化构建,历史积累薄,经济基础弱,文化根基并不牢固,易受战争和自然灾难冲击坍塌而导致人文重构。

泰宁的人口

从五代北宋元祐年间,泰宁完成了从“烟火仅百家”到 “民户三万,所出赋万缗”的巨大变迁,宋代最高人口总数超10万人。以后则每况愈下,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人口数为4.92万人。

泰宁人口不多,姓氏却很复杂, 2008年的人口统计中,在13万的总人口中,有318姓,其中千人以上的28姓,千人以下百人以上的55姓,百人以下十人以上的姓88个,其余147个在十人以下。

据2008年人口普查的姓氏专项调查资料统计,泰宁千人以上姓氏按人口数量的排列顺序是:李(一支唐会昌元年由邵武迁入;一部分为宋元祐元年由邵武迁入;一支为李纲后裔由邵武迁入)、肖(一支宋建隆三年由武进迁来;另一支宋初由江西南城迁来)、黄(后周时由邵武和平迁入)、杨(一部分为唐贞观年间留军,一部分为杨时后裔)、廖(为唐贞观年间廖轮将军后代)、江(一支由五代时期建阳江墩迁入,江日彩祖先;一支宋末元初由江西南昌铁树观迁入)、吴(宋庆元从建宁县迁入)、陈(元朝时由延平府迁入)、邹(后梁开平年间邹勇夫镇守归化时后代) 、张(一支宋末年由将乐县迁入;一支为张九龄后代,明宣德年间由建宁迁居而来)、邓(南唐时镇守大杉岭将军邓植将军后代)、余(明弘治年间由将乐县迁入)、林(宋末元初从莆田迁来)、谢(明洪武年间 由邵武和平迁入)、范(南宋宝庆年间由将乐县迁入) 、刘(待考) 、丁(南宋时期迁入)、卢(南宋绍兴年间由江西新城迁入)、叶(五代南唐时期从浙江括苍迁入)、王(清朝湖南汝宁、福建长汀迁来)、冯(宋仁宗景祐年间由浙江迁入)、严(南唐由扬州迁入) 、梁(唐文宗期间由邵武市迁入)、邱(元末明初由建宁迁入)、许(南宋末年由邵武迁入、清初由建宁迁入)、周(南宋中期由河南汝南迁入)、童(宋末元初由连城迁入)、黎(南宋乾道年间由邵武迁入)。

从上述可以看出,第一,泰宁是典型的外来族群,绝大部分姓氏都是外迁而来,没有发现纯土著的记录,即使蓝、雷、钟等少数民族也不例外;第二,泰宁千人以上的28个姓氏当中有13个是五代以后、宋元祐年前从外迁入的,其中排名前6名的大姓都与县龄同长,北宋时泰宁就实现“民户三万”,人口达10万,说明泰宁的人口发展主要得益于邹勇夫领兵屯垦归化的政策,誉邹勇夫为开泰公名归实至;第三,泰宁先民以小族群的形式,从周边区域分期分批地流迁入泰宁,并非从中原一次性地迁来,这很符合因避战乱而离乡背井难民特征。

结论:泰宁先祖是邹勇夫屯垦归化后,多期次、小族群从周边区域流迁而来的难民,这是泰宁先民的主体,这种来源也奠定了泰宁人文精神的基本特征。

泰宁的科举

科举状况:据乾隆本县志记载,泰宁县共产生进士34名,其中,宋代25名(无年榜可考者3人),明代8名,清代1名;举人:宋代30名,元代13名,明代30名,至乾隆年间共有16名举人。

而据现代版(1987年)县志记载,泰宁共有进士54名,其中:唐代1名,宋代31名,明代10名,清代2名。举人共117名,其中宋代45名,明代25名,清代41名。

从年代和姓氏来看(依据乾隆版县志),宋代有年榜可考的22位进士中,北宋11人:仁宗年间3人,英宗间1人,神宗间3人,哲宗间2人,徽宗间2人;南宋11人:高宗间2人,孝宗间1人,宁宗间6人,理宗间2人。从姓氏来看,宋进士邹姓7位,江姓4位,萧姓4位,叶姓3位,黄姓2位,赵姓1位,任姓1位。宋代举人30名,其中江姓就达24人。

元代举人13人,其中江姓5人,邹姓2人。

明代8名进士,其中永乐年间1人,宣德间1人,正统间1人,万历间3人,崇祯间2人;黄姓3名,李姓2人,江姓2人,邹姓1人。举人29人,其中永乐年间15人,江姓4人,萧姓3名,李姓4名。

教育机构:县学:宋庆元年间(1195-1200),泰宁始建县学于炉峰山南麓;明嘉靖癸未(1523),县学迁至蓦湖坳,后迁到天王寺。嘉靖己酉(1549),县学迁回炉峰寺。

社学:明天顺元年(1457),泰宁始办社学,分别设于杉阳、朱口、长兴、将溪、开善保。收15岁以下幼童读书、习礼。清嘉庆四年(1799)上高保岭下设育英义学;光绪十五年(1889)朱口龙湖设义学,教本村子弟。

私塾:清代,泰宁私塾有蒙馆、经馆之分。蒙馆以识字为主,经馆以传授经典著作和科举教材为主。江日彩、李春烨曾在丰岩经馆读书,塾师江中山。到民国35年(1946),全县有还私塾51所。

书院:有三贤书院,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在三贤祠创办,初一、十五贤达在祠讲学,后改为集贤书院;正音书院,清雍正七年(1729)创办,不久即废;杉阳书院,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邑人捐资创建于炉峰之南;毓秀书院,清道光年间创建于上青。

从上可以看出,第一,宋代是泰宁科举最鼎盛辉煌的时期,不管是进士还是举人,数量都占有绝对优势,说明宋代泰宁人文发展达到相当高的水准;第二,科举往往在某个时段呈现爆发式的发展。第一次是宋仁宗至神宗年间,不到50年间,就出了7位进士,其中一名还是状元;第二次是宋庆元年间,二年(1196),再一次有邹应龙夺得状元,五年(1199),石辋人萧舜咨先夺解元,然后再夺会元;第三次是明代永乐年间27年里,泰宁中举人数空前达15人,可惜进士只有1人;第四次是过了近200年后的万历崇祯年间(1607-1628)的十一年里,万历三十四年(1606),江日彩、李春烨连袂中举,次年,江日彩进士及第,万历四十四年(1616),李春烨进士及第;1621年,廖愈高、江振鹏中举;1627年,江愈敏中举,次年,进士,形成了明末小小的科第盛世。说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先进带头对科举都会产生引领作用;第三,科举中榜在家族族姓中的分布十分集中,邹、叶、江、萧、李、黄等族姓在数百年的科举长河中始终引领风骚,尤其是宋代邹应隆一姓出状元、一门四进士、一巷九举人的盛况令人叹为观止;第四,科举是文化兴盛的表现,但科举兴盛并不意味文化兴盛,当科举成为目的,文化反而出现式微。

结论:五代后期,泰宁的开发开化带来了中原的进步文化,科举及第在若干个家族的成功促进了崇文尚学之风根植发扬,开创了泰宁两宋的科举盛况。但由于尚学只是应和科举应试的功利取向,少有个体或群体有意识地进行主流文化的系统性培植与建树,因此,泰宁历史上缺乏文化大家和文化吸引核,加之关山阻隔、自然灾害、兵匪患等诸多因素,泰宁的文化乃至科举在封建时代走向衰弱成为必然。

泰宁的民俗

1、宗教:庞杂,功利。除佛、道、天主、基督等四大宗教之外,还有不少地方民间信仰,旧泰宁城关建有关帝庙,崇拜关羽;将军庙,崇拜张巡、许远、雷万春;城隍庙,崇拜城隍;五谷庙,崇祀炎帝神农氏;玉虚宫,崇祀南安古佛;二王庙,崇祀陈、汪二圣;定公庙,崇祀明初泰宁县令定定;各乡村水口普通建有阳公庙和土地庙,崇祀里社神阳公和土地公等等;城关、上青乡、朱口镇又各建有—座妈祖庙,本地人称为马祖姑婆,与此同时,每年隆重举办迎神庙会;在泰宁农村,还有信奉石伯公的风俗。

泰宁人敬神,并不一定出于信仰,而在于畏神与利用神。人们往往把佛教和道教的神像供在一起,让他们睦邻友好,和平相处。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每家每户都把儒教的“天地国亲师位”佛教的“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和道教的“太上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供在大厅神龛的正中,两边再配上世俗的土地神和自家的祖先,让他们一起享受香火。每遇上有除病、消灭、驱邪、祈福、求子等请求时,则买上香烛供品,不管工作身份职司,见神就拜,烧香许愿。

2、节庆:节庆多,并有浓厚的重农、尊宗、敬神色彩。如果一个节日同时符合上述要求,其地位就尤其高。因此泰宁节庆甚多,但最受重视的却是春节和七月半的鬼节,其它节庆则等而次之,如重阳节则有“有钱过重阳,没钱烧火烤”(土语“阳”“烤”谐音)的俗语。鬼节就是中元节,主要内容是在秋收前祀享祖宗,表达了泰宁人民深厚的祖宗情结。中元节不但要祭祀祖先,晚上还要到岔路口去“烧路钱”给孤魂野鬼,有点近似闽南的“普渡”习俗。

3、婚丧:泰宁的传统婚嫁讲究“六礼正娶”:纳采(男方请媒人上门提亲)、问名(问生辰八字和合八字)、纳吉(订婚)、纳征(议聘金酒水)、请期(送日子)、亲迎(迎娶—发帖、送酒水、女方办酒、请婿郞上门、哭嫁、辞祖、上轿、存嫁、拦门、拜堂、入洞房、午宴、会亲、做三朝、做满月)等六道完婚的程序。

丧葬习俗存在一次葬和二次葬两种习俗。一次葬叫正葬,在山坡上平行掏出个地道,将棺材推进去,封死地道口,再竖块墓碑即可。正葬是一种一劳永逸的做法,符合中国人让死者入土为安的观念。二次葬叫旁葬,是一种临时性的葬法,有一时找不到好风水和正葬后重新捡骨下葬(拾金)的。

土葬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程序:送终、报丧、入殓(“上斗”)、吊丧、出殡(祭奠、辞堂祭、发柩、拦路祭、别柩、入穴、烧灵库、耙三朝、做七)

4、建筑:讲究风水。坐龙;泰宁古城独有的“正城斜房”、“日月星”格局,城东房屋面朝城东三涧,背靠炉阜晴烟,体现了城市建设风水理论的运用;在单体建筑上,主幢与辅房分开,主幢有居住、起居、接客、祖宗神龛等用场,厨房和饭厅多在边厅房。而砻米间、仓库和猪栏、厕所则在院墙内的两侧或后院,离主厅较远。主幢多呈九宫格式的三厅九栋建架:即由中轴线上的前厅(亦称客厅)、中厅(起居厅)、后厅(祖宗厅)和两边对称的边厅(含厅房)俯瞰就是九条屋脊(9根栋梁),泰宁习称三厅九栋;一般民房为三连幢包含九厅(除门厅)四十多间房,十多个天井以及走廊,弄堂等结构在内的连片建筑,幢与幢间以斗砖封火墙相隔,廊门相通;厅与厅间又以楹门或封火墙相分,使整个家院既相隔又相通,既独立又相连。

5、语言:以闽北方言为老底,赣语化的方言区。但是由于泰宁境内多山,来往不便,于是在语音和常用词汇方面又形成了很多个各自独立的小方言区,如北部新桥乡的几个自然村与黎川话接近;东北部龙湖镇部分自然村与邵武和平话相似;新桥、龙湖一些自然村又与汀州话相近等等。

6、服饰:民国时期,成年泰宁男人理光头,穿对襟上衣、筒腰裤管,女人穿大襟衣服、筒腰裤。未出嫁的姑娘扎—根长辫子,婚后挽成发髻。

从上述可以看出,泰宁民俗与客家、周边县市、江西抚州等地民俗大同小异,没有巨大反差和冲突,但相比来讲,泰宁民俗没有核心诉求和主流价值取向,显得驳杂多元。

结论:泰宁民俗具有外来迁移和地域生态杂糅碰撞而沉积(盆地文化)的典型特征,存在民俗万花筒现象。


乡土泰宁栏目长期征稿

投稿邮箱:tnxzb2014@163.com

联系我们|关于我们|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主办单位:中共泰宁县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泰宁县融媒体中心
版权所有:泰宁县新闻中心 Copyright © 2010-2016 zgtnz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刊登的非转载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中国泰宁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投稿信箱:zgtnzx@163.com | 举报电话0598—7832300 | 网站备案号:闽ICP备2023010551号
地址:福建省泰宁县杉城镇东洲路6号 | 邮编:354400 
| 您是第 1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