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落实研学发展,新桥乡立足高山文旅小镇定位,充分依托绿色、红色、古色等资源优势,对岭下、大源等村落进行微改造、精提升,力争打造集研学、教育、旅游为一体的泰宁北部高山研学活动基地。 展现自身优势 积极对接研学生源 4月4日,泰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翠姬、新桥乡党委书记郭颖以及金泰阳研学基地负责人等一行,前往将乐县教育局对接洽谈研学有关事宜。通过座谈会加强两县研学合作、资源整合,为新桥乡研学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此外,新桥乡积极深化校地研学合作,岭下村党支部与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进行共建,设立党建思政研学基地,通过"资源共享、校地共建、学研共促"的方式为新桥思政研学教育基地的发展提供支撑、注入活力。同时,打造“大思政课研学课堂”,开创“思政研学”新局面,为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提供发展新契机。 挖掘研学资源 做好旅游产品设计 新桥乡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传统文化,发挥乡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扩大傩舞、赤膊龙灯两项省级非遗和岭红米酒原生品牌知名度,将其有机融合进研学当中。 在岭下村打造“红色+研学”。以“重走红军长征路”为线路主题,以红色旅游为引领,以研学教育为主要方向,以游戏体验为载体,强化主题定位和特色产品开发。目前岭下村正积极推进红军长征步道项目,增加研学线路的体验感。 在大源村打造“古色+研学”。依托大源村非遗文化——傩舞、赤膊龙灯两大元素,编写傩舞、赤膊龙灯课堂学习内容,加入研学教育当中;利用傩舞面具,设计一堂傩舞面具手工体验课,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水源村打造“绿色+研学”。依托峨嵋峰绿色资源优势,走进自然,打造“绿色科普课堂”,领略高山特色生态景观、科普更多的户外野生动植物知识。 聚焦现有资源 提升配套设施功能 基础设施是研学最为关键的一部分,新桥乡坚持因地制宜、规范适用的原则,科学合理布局岭下村、大源村各类配套设施建筑,充分展示新桥研学精品线的特色与魅力。 岭下村依托原红军食堂、邓氏宗祠,打造建设米酒技艺传习所与一杯米酒主题展厅,增加了研学学习体验场所。 大源村对旧村部进行设计改造,将修缮改造成多功能大礼堂,将原村校装修打造为“傩主题住宿楼”,后续还将升级打造“傩主题餐厅”,建成后,将极大提升研学的住宿和餐饮接待能力。 下一步,新桥乡将进一步提升打造泰宁北部高山研学基地,坚持以研学旅游建设为引领,深耕红色文旅资源,开发红色研学课程,打造傩文化小剧,探索农文旅深度融合新路径,丰富餐饮、民宿、购物等产品业态,优化形成“一纵一横”研学精品旅游线路,力争打造一条真正意义的景观道、休闲道、产业道,在培育红色研学品牌、推动傩文化传承、促进多业态融合发展、带动沿线乡村振兴等方面形成示范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