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宁县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发展林下经济有巨大的优势和潜力。近年来,泰宁县紧紧围绕推进林下经济产业提质增效、经营主体培育、产品品牌创建等重点环节,大力实施复合经营、基地带动、品牌培育行动,林下经济效益得到大幅度提高。 截至目前,累计发展林下经济总面积26.43万亩,其中林下种植5.89万亩;林下养殖0.39万亩;相关产品采集加工12.39万亩;森林景观利用7.76万亩。产值达14.55亿元,带动农户1000余人,人均增收3万元。 强化林下经济基础保障 泰宁县出台《泰宁县林下经济专项资金补助暂行办法》,明确扶持措施,从事林下经济的林农以及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农)场、“公司+基地+农户”等为林农提供服务,带动林农“不砍树,也致富”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并在资金、项目、政策等生产要素保障上给予支持,所有符合条件的林下种植、林下养殖以及林下景观管理利用项目,均可向县林业局申请林下经济专项资金补助。从政策上提升农户种植林下经济的积极性,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 激发林下经济发展活力 泰宁县通过建立森林收储机制,推进森林赎买,使分散的森林资源向专业大户、家庭林场、专业合作组织、林业企业集中,实现森林资源最佳配置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在良好的生态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前提下鼓励林下经济产业发展。 明确林下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和规划目标,把发展林下经济与林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利用竹林种植林下多花黄精、利用国有林场大径材基地林下空间发展林药种植,多角度、深层次地发掘林下经济的发展潜力。 2022年,泰宁县与厦门中药厂签订合同,开展草珊瑚长期产销、推动崖壁石斛种植及原浆加工厂建设;2023年与上海均瑶(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共识,欲借助均瑶集团强劲的营销服务实力,拓宽泰宁铁皮石斛的销售渠道,大力推动特色林下经济产业发展。 打造林下经济发展特色 依托得天独厚的丹霞地貌及丰富野生铁皮石斛资源,泰宁县在全省首个推行崖壁仿野生种植,将经过驯化的本地优质泰宁铁皮石斛种苗贴种在岩壁上种植,开辟了仿野生、高品质、个性化的独特发展路径。 在此发展路径上,融合森林康养产业,在九龙潭、八仙崖、上清溪下码头、李家岩等景区均建立崖壁石斛观光基地,开设铁皮石斛体验馆,供游客观光、采摘,打造以集石斛文化、养身、旅游于一体的康养休闲基地,使游客体会丹霞崖壁文化、仙草之首铁皮石斛的独特魅力。 目前,泰宁铁皮石斛已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现有泰宁铁皮石斛种植面积1.6万亩,建立长兴下码头崖壁铁皮石斛种植示范基地和耕读李家野外铁皮石斛炼苗示范基地。 2022年泰宁县崖壁铁皮石斛仿野生种植模式被福建省林业局纳入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模式中,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宣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