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泰宁县的3.88万亩春季杂交水稻种子进入成熟季,全县各个杂交水稻制种基地陆续开镰收割,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连日来,在泰宁县下渠镇渠口村杂交水稻制种示范基地,收割机在水稻制种田里来回穿梭忙碌,收割、脱粒、装车一气呵成。 杂交水稻制种属于订单农业,对农民的利益更有保障。近年来,下渠镇依托渠口、大渠、大坑等村的塅面良田,把杂交水稻制种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特色产业来抓,打造杂交水稻制种集中连片示范区、产业带,促进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泰宁县下渠镇渠口村村干部 李一波:今年我村制种面积650亩,几年下来,面积比较稳定,都在600亩以上,占总面积的1/3多,每亩与水稻相比,能增收1000多元。 泰宁县是全国首个杂交水稻种子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也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国家级制种大县,常年制种面积稳定在3万亩以上。 近年来,泰宁县牢牢把握打好种业翻身仗、实施种业提升行动的历史机遇,把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通过健全产业链条、提升基础设施、优化政策扶持、引进龙头企业等措施高位推动产业发展。2022年,全县杂交水稻制种面积3.88万亩,预计产量可达800万公斤,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二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