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石婷婷屹八尊,红云缭绕紫烟含,群真胎化何年去,玉骨嶙嶙镇邑南”。淡淡雾气的笼罩,为八仙崖更增添了一丝神秘感。在八仙崖脚下,是一个静谧的小村庄——张地村,那里风景秀美,人文和谐。 环境卫生明显改善,提升村民居住幸福指数 张地村全村总户数159户,总人口754多人。近几年来,村里的人居环境和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这多得益于乡村振兴和扶贫资金的建设。该村先后投入资金600多万元,完成了进村道路的白改黑、八仙崖观景平台停车场的修建、藏棺岩的修缮、绿化亮化和中心公园建设,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2021年,张地村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据张地村党支部书记张伯生介绍,原来村里的生活污水以直排为主,随意排入水沟、溪流,行走在村庄内,鼻息间或有异味隐隐传来,与灰瓦白墙的整齐房屋、郁郁葱葱的花草绿植,形成了强烈对比。为此,村两委班子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在村内新建了一个日处理60吨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通过铺设污水管网,将农户的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再处理过滤后排放。“以前村里的苍蝇、蚊子很多,现在减少了很多,环境卫生得到明显改善。”张伯生满意地说。 发展生态产业,提高村集体和村民收入 无数实践表明,没有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就不可持续。发展生态产业是打开致富惠民之门的“金钥匙”,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让乡村既添生态颜值,又增可持续的经济价值。 茶圣陆羽在《茶经》里讲“上者生烂石”,就是说越是顶级的好茶,越是生长在烂石缝、乱石堆之中。张地村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风化的岩石土质有利用出产好茶。福建省七闽聚盛茶旅文化有限公司看中张地独特的丹霞地貌优势,在本村落户建厂,流转村民荒地种植茶叶470余亩,年可为村民增加租金收入20余万元。同时,企业以雇佣方式长期聘请20余名村民负责茶叶基地的施肥、打药、除草、采茶等日常工作,按120-140元/天记工,年可为这20余名村民增收1-2万元不等。 村民富了,村集体收入也不能落后。通过将境内的一处面积约80余亩的紫云湖出租他人,因紫云湖独有的冷水特质,虽鱼儿生长缓慢,但出产的冷水鱼,肉质鲜美,品质上佳,在市场上颇受欢迎,紫云湖年产鱼可达20万斤,每年可实现村财增收3.5万元;通过与青杉林场签订协议出租2000多亩天然林,以获得林地使用费,每年可实现村财增收2万元。此外,张地村通过跨村联建,整合资金购置资产增加村财收入。2021年张地村实现村财收入24.91万元。 下一步,张地村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紧抓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机遇,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将生态优势转化经济发展优势,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力争走出一条绿色生态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