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杨书记,谢谢你帮助我们修缮这条糟心多年的机耕路。”泰宁县梅口乡拥坑村温仂坑烟农谢贵传对新修的机耕路赞不绝口。 这条糟心路是谢贵传在一次夜谈会上向梅口乡拥坑村第一书记杨东润倾诉的烦心事,没过多久就得到了落实。此前这条路未硬化是泥巴路,一遇雨季泥泞,车难行、人难走,给周边村民农事生产、出行带来极大的不便。 ▲梅口乡拥坑村 主动融入群众 用脚步丈量民情 2021年7月,杨东润被福建省总工会选派到泰宁县梅口乡拥坑村担任第一书记。刚到村任职的时候,杨东润发现村民基本都使用本地话沟通,语言不通成了他眼前开展工作最大的难题。不服输的杨书记常常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既然要融入村里生活,就要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当下工作环境。 为村里谋发展的基础是“把好脉”,核心是“用好药”。为摸清村情民情,杨东润开启了“白+黑”工作模式,白天下村找企业、村干部聊,扎堆到群众当中去,听听他们对村里发展有没有好的想法,亲自到每一户脱贫户家里去,了解真实情况,落实各项帮扶措施。 晚上他不断翻阅材料,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他的发展思路,数月聊下来、看下来、跑下来,杨东润心里渐渐有了底。他熟悉掌握了拥坑村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产业、劳动力、基础设施及困难群众等实际情况。 杨东润常常对同事说:“我作为拥坑村新入住的村民,肯定要多走动,才能让群众对我更了解,我也能尽快熟悉村里情况,我现在已经习惯走到哪都带一本日记本,把下村入户所见所闻都一一记在驻村日记上,看着自己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笔记,非常有成就感。” ▲杨东润与村民聊家常 拓宽工作思路 用资源赋能发展 如何鼓足村民钱袋子,带领村子走好乡村振兴之路?杨东润深知产业才是村子的发展命脉。拥坑村是乡集镇所在地,自然环境很好,也有较好的种植传统,已形成了茶、花为特色的主导产业,尤其像状元茗茶、探春、玫瑰谷等企业在当地已形成一定规模和名气,但他发现这些企业在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能力不强。 “要想改变村集体经济薄弱、带动村民增收,必须要拓宽发展思路,找到一条适合拥坑发展的道路。”杨东润凭借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通过和村干部集体会商,确定了通过整合村里资金入股状元茗茶等实力企业,鼓励村民发展茶产业,引导状元茗、玫瑰谷等有实力企业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持续带动村民增收。如今,辖区内种植茶叶面积3000余亩,通过“党支部+茶企+农户”模式直接解决500余人就业,带动群众年增收4000余元。 驻村时间虽短,杨东润不仅成为拥坑村的“新村民”还帮助村里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021年共向福建省总工会、三明市乡村振兴促进会、泰宁县财政局等单位筹措了资金300余万元,先后用于温仂坑组路面亮化、新坑和洋地组高陡边坡地质灾害点整治、集镇管线下地工程,完成温仂坑、老拥坑机耕路重修和“五七小学”翻修和美化等工程,让拥坑村面貌焕然一新。 ▲杨东润慰问老人 问及杨东润下一步打算时,他表示,作为基层驻村第一书记,将勤勉工作,用自己辛苦指数多换取村民幸福指数,多争取资金,硬化较偏远的老拥坑机耕路,方便群众耕种;建好群众家门口的“加热门诊”,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带领村民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