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也能一人独自参与调解邻里纠纷,而且自家米酒产业越做越红火,去年底实现增收20余万,这都要感谢乡里帮我安排的导师黄建华!”谈起新桥乡开展导师帮带,岭下村新一届90后村委会副主任黄建斌开心地说道。 黄建斌在主持二组笋榨重建选址工作 黄建斌是土生土长的岭下人,2020年医学院毕业后,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他回到家乡成为了一名村医,并在202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当选村委会副主任。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他开始尝试酿造岭下传统纯手工客家米酒。 起初,因为工作繁忙,以及酿酒技术不精、资金不足等问题,第一批酿制米酒品质市场反馈不尽如人意,一度让黄建斌陷入了沉思…… 乡党委组织委员了解到黄建斌的困境后,主动和他谈起了乡里实行的“定制化”导师传帮带机制,“有什么需求可以和乡里提,由乡里当‘月老’帮忙‘牵线搭桥’”。经过“量身定制”,最终确定由老村支书黄建华“一对一”结对指导。 黄建华是1999年习总书记来岭下调研老区工作的时任岭下村党支部书记,不仅农村工作经验丰富,也是村里远近闻名的酿酒老师傅。“组织信任我,愿意将培养年轻干部的重任交给我,我得把几十年本事拿出来,真帮实带,不辜负组织信任。”黄建华说。 这对师徒刚见面,黄建华就抡起“三板斧”。第一,寻找症结。通过收集市场反馈意见,找准问题。第二,提高工艺。利用自身人脉,积极向乡政府协调,邀请国家一级品酒师实地指导米酒工艺和口感调配。第三,整合资源。指导成立“一杯米酒”专业合作社,动员岭下村党员能人加入合作社,共同酿制米酒,解决资金不足问题。 导师黄建华给黄建斌传授酿酒经验 “师傅愿意教,当徒弟的要多请教、肯吃苦、够耐心、够细心。”在米酒产业获得成功后,黄建斌这样说。 同时,老支书黄建华还积极发挥自己农村工作经验优势,手把手指导黄建斌做好农村群众工作,使得黄建斌迅速成长起来。 据了解,今年来,新桥乡对新当选的村“两委”干部,探索“定制化导师传帮带”机制,目前已选定第一批7名导师为14名学生在思想政治、能力素质、产业发展、作风建设、党务村务等五个方面提供师徒双向选择的“定制化”帮带服务,有力解决了新一届“两委”干部知识空白、能力短板、经验盲区等问题,为全面推广“导师传帮带”积累经验、贡献新桥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