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随着气温升高,明前茶迎来黄金采摘期。连日来,泰宁县各乡镇茶园里,趁着好天气采茶青、留茶香。 走进泰宁县大龙乡焦溪村天屹茶场里,群山环绕、茶色浓翠、层层堆叠,在阳光的照耀下油光发亮,美如画卷。工人们戴着斗笠、背着竹篓,弯着腰,手指娴熟的在茶树上拨动,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我们茶园从3月15号开始采茶,面积有200多亩,每天有260到270个工人上山采茶。每亩产出干茶200多斤。我们采的茶都是做白茶,采到清明节前就结束了,总产值大概200多万元。 ”泰宁县天屹茶场负责人陈少敏介绍。 由于明前白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的佳品,加上泰宁温度较江浙一带高,成品出得早,在江浙市场上供不应求。 近年来,大龙乡致力在“茶文化”上做文章,积极探索茶旅融合的茶产业发展新路,通过不断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培育精品品牌,将茶产业打造成生态美、特色靓、百姓富的新产业。 全乡茶园面积突破4000亩,年产值达1300余万元。 大龙乡人民政府副乡长廖子发表示,“大龙乡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优势,以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按照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模式,促进农民增收。我们积极培育茶文化品牌,目前已有双坪金饶红,晟境奇兰,张地七闽一号,焦溪金湖玉叶等茶品牌。此外,我们积极鼓励茶企负责人参与各类茶展,参加各级斗茶大赛,以扩大茶产品知名度。” 近年来,泰宁县以被列入农业部武夷岩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为契机,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通过扩大茶产业规模、做大品牌文章,推动茶产业向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截至目前,全县现有茶园面积2.4万亩,产量1300吨,年产值达1.3亿元。 审核:肖剑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