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永远是一个令人魂牵梦萦的所在。而对故土的思念、眷恋之情,就是乡愁。每个人都有乡愁,它说不清,道不明,挥之不去,如一缕青丝缠在心头…… 那么,“乡愁”究竟是什么呢?乡愁,是一种味道。 无论走多远,故乡的味道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一头锁定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乡愁,是碧玉卷。碧玉卷以大米和韭菜为原料,将二者混合磨浆,用油烙成薄饼,卷入香菇、熏肉、笋丝、豆腐干等馅料,煎成筒状,油软润滑,色香味俱佳,“报春淑女收画卷”的佳句就是形容碧玉卷的美妙。 乡愁,是暖菇包。以鼠曲草和米浆为原料,舂打成糍,加上香菇、黑木耳、熏肉、笋丝、豆腐干等馅料制成包子,有“鼠曲小草包山珍”之说。在传统的“春社”这一天,泰宁农村家家户户大做暖菇包,以敬土地神,祈求五谷丰登。 乡愁,是粽子。是母亲大忙特忙、大显身手的好时光,想到母亲灵活的双手,裹出着四角玲珑的粽子,马上闻到那股子粽香。 乡愁,是状元糍。是邑人邹应龙赴京应试时,村里家家户户都送糍供他路上的食粮,也是他金榜题名,皇上钦点状元的“状元糍”。 乡愁,是一双草鞋。妈妈编织的草鞋是船,爸爸是帆,奶奶的叮聆……烩灸人口的童谣让你不由自主哼唱。 乡愁,是一个匠心独具的福篮。篮子编织得极具匠心,难度在于一个篮子上面的不同的福字,要经过前期的构思,后期的精心编织,历时一个多月才制作而成。 审核:肖剑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