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个村联合起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力,发展道路宽了、致富能力强了。”近日,谈起跨村联建带来的变化,梅口乡拥坑村党支部书记肖庆华一脸喜色。 泰宁县梅口乡是省池潭水库库区移民搬迁重点乡,全乡下辖9个村,1623户6492人。集镇所在地拥坑村周边聚集了除梅口村、水际村以外的建制村330户、1570人。针对乡集镇所在移民人口众多的问题,近年来,梅口乡立足“大杂居、小聚居”现状,实施“五联五共”——跨村联建党建模式,探索多村联动参与集镇治理新途径,有效提升乡村善治水平。 组织联动 党群共建 “以前要办事还需要提前预约村干部,联村党群服务中心的成立,大大方便了我们村民办事。”茜元村村民吕某说。 为确实凝聚集镇治理合力,梅口乡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集镇村拥坑村党支部为中心,联合周边5个村组建联村党总支。同时,在集镇农贸市场人流集中地建立“联村党群服务中心”,实行每日联村干部坐班制度,推动联村成员单位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共过组织生活,实现党建工作同研究、党建资源同分享、党建经验同交流,促进联村党员互动,增进感情,进一步提升联村党员的凝聚力和各支部参与集镇管理的积极性。 图为:联合党支部党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 图为:建党100周年联村党日活动 难题联解 问题共促 “上次反映的拥坑至谢家坪沿线水渠没有安装护栏,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没过多久,沿线护栏就安装上了,水渠沿线更安全也更美观了。”住在集镇的村民杨某说道。 村民反映问题能快速解决,这要得益于联村党总支探索的“一单、一会、一反馈”联动联解联促机制。“一单”即:通过实地走访、村民反映、上级反馈等方式,联合梳理一批乡村治理问题,建立联调办理事项清单。“一会”即:推行“月联席会议”工作机制,共同商讨问题解决方案、通报集镇管理情况,讨论集镇项目建设等。“一反馈”即:制定联调难题整改落实清单,细化到村,落实到人,明确时间节点,每周定期通报工作动态,每季度统一进行一次考核,完成情况直接纳入年底党建考评。近年来,已解决了集镇沿河整治、农贸市场摆摊设位、占道经营等一批治理难点问题。 图为:联合党支部工作人员认真记录群众反馈意见建议 生态联管 环境共治 如今,走进梅口乡,街道干净整洁、河水清澈见底,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环绕之下的一个个村庄,宛如一幅幅风光旖旎的生态画卷。但几年前的梅口乡却是另一番景象。 梅口乡共有9个建制村。之前在环境整治方面,各村分散管理,“九龙治水”各自为营,且每个村的经济状况不同,配置的环保设施及工具也不同,导致保洁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效果无法达到相关标准。特别是在涉及到公共区域、交界区域,因缺乏统一的监督管理,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很多环境问题被忽视。 针对这一问题,梅口乡党委联合联村党总支创新举措,向社会购买服务,引入泰宁闽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介入集镇环境综合管理,建立“政府管理、企业养护、效能考评”的管养分离工作新模式,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图为:闽华公司生态管护队清理河道垃圾 乡风联治 矛盾共调 拥坑村肖某与邻居茜元村吕某因门前用地发生争吵,联建村调解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调解,取得了较大成效。 联村党总支聚焦破解集镇聚居矛盾、管理难等问题短板,开设联村矛盾纠纷调解室,依托群众威望较高的老党员、老干部、老乡贤等“三老”人员,组建了一支12人的联建村调解队。2020年以来,共调节村民间、村民小组间、行政村间的矛盾纠纷达30余起。同时,联村党总支还充分挖掘联建各村传统文化资源,组织开展联建村“乐龄”文化艺术节、擂茶赛、百米长桌百家宴、农民“村晚”等文化活动13场次,有效解决集镇群众邻里不亲、矛盾不化等问题。 图为:联合党支部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图为:乐龄学堂学员展示蔬菜拓印作品 产业联营 民生共促 “我们村通过认购村域内省级龙头企业状元茗茶公司、世德堂(泰宁)生态茶业公司优质茶园经营权,每年村财可获得固定收益2万元。”拥坑村党支部书记肖庆华说道。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联村党总支牵头,整合联建村区域资源优势,坚持产业发展“一盘棋”、经济发展“齐步走”思路,通过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积极推动各村产业联建联带,实现增收项目共营,增收成果共享。如:大洋村、水际村、拥坑村3个向上争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捆绑入股水际村陆上一线天商铺改造项目,各村村财增收3万元。 图为:状元茗茶晒茶实景 图为:状元茗工人采茶实景 细麻搓成绳,能担千斤重。“五联五共”跨村联建机制在联村党总支的努力下结出了串串硕果,在党建引领下“五联五共”新模式焕发新活力,持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审核:肖剑光 |